你好!欢迎光临漳州市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天气预报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 制造业增产增效行动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

漳工信运行〔2020〕86号

发布时间:2021.05.10来源:点击率:0

县(市、区)工信局,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经发局(经贸办),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局经发局:

为贯彻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漳州市实施一二三产业增产增效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漳委办明电[2020]45号)精神和全市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工作要求,现将《制造业增产增效行动推进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按照《工作方案》要求,以促进制造业重点企业增产增效为切入点,以增强产业联动复工复产动能为路径,注重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政策集成和精准服务相协同,进一步支持相关制造业企业发挥潜能、做大做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612

    (此件主动公开)

制造业增产增效行动推进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大力实施“1144”工程,重点扶持筛选的188家重点工业企业(包含纳入全省第一批清单的104家工业企业),集中力量支持企业增产增效,促进制造业优势企业达产满产,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支持企业达产满产。落实企业增产增效用电奖励、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等政策措施,鼓励优势企业多接订单、加大生产。加大推进产业龙头、高成长企业培育,实施100个工业新增长点企业项目、新增新上100家规模工业企业计划,鼓励企业规下转规上,抓好存量规上企业稳产超产。推动产能发挥较好的企业稳定生产、多做贡献,对产能恢复较慢的企业,认真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促进企业提升产能、尽快达产满产。充分发挥产业联盟协会及工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二)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迈向高端化、集聚化发展。石油化工要重点推动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达产量产,加快建设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等项目,推动石化全产业链发展。食品产业要落实好“食品产业8条”措施,做大做强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中国食品名城升级版。装备制造要大力发展航空关节轴承、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工程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加快建设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园、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特殊钢铁要重点发展冷轧钢板,推动从建筑用钢向家电、石化、汽车用钢等高附加值的生产性用钢转化。电子信息要大力发展芯屏产业,柔性显示、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领域。新能源要加快漳州核电(一期)、云霄抽水蓄能电站、LNG等项目建设。新材料要加快布局化工新材料、复合纤维、功能涂层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生物医药要做大做强片仔癀产业,重点发展老字号中成药、特色中药材以及中药制剂(饮片)。

(三)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兑现“民营企业18条”“中小企业9条”“钟表8条”等政策措施,实施10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安排技术改造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实施技改设备投资补助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引导传统产业利用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升级改造和“机器换工”。支持重点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制造样板车间、数字化工厂。

(四)提升产业创新水平。在已组建钢铁、食品等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基础上,再高标准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创新平台、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企业享受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科技创新券补助。推进工业互联网“一三百千”工程,加快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提升传统产业。

    (五)推动项目建设和引进。实施支持工业招商引资若干措施的奖励政策。加快实施100个投资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建设,力促漳州核电一期、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云霄抽水蓄能电站、奇美化工、中科智谷等重点项目早竣工早投产。

    (六)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支持各地组织开展特色产品专场线上直播、网上展销、项目供需对接“手拉手”活动,鼓励企业参与省内外项目公开招投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奖励。加快消费提质扩容,举办系列促销推广活动,为企业扩大生产提供市场容量。鼓励企业原料供应由原来国外配套转国内、省内配套,市场由出口转内销,增加协作配套和互采互购。

(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完善优势企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优先配置信贷资源、增加资金供给。对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资金困难的企业,不抽贷、不压贷,全面推行“连连贷”“无间贷”“无还本续贷”。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各类债券融资工具,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对每个重点企业实行部门挂钩帮扶,明确责任人,围绕目标任务,抓实抓细各项工作,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企业增产增效、加快发展,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协调精准服务。坚持问题导向,实施“一难一策、一事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建立问题汇总、分解、督办、反馈闭环工作机制。对重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属于辖区当地政府协调的,要主动会同相关部门及时予以解决、答复,属于市级层面协调的问题,及时汇总整理报送市工信局,重大问题提交市政府研究,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企业。

(三)加大政策扶持保障。支持重点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市场拓展、研发创新、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项目等,符合条件的各地要给予优先安排。加大重点企业技改项目与省技改基金对接力度,实施技改设备投资补助政策,支持企业项目加大设备更新改造投资。加强资金、用地、用林、用海、用工、物流等要素保障,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进产融合作,开展各种形式产融合作政银企对接,保障重点企业融资需求。

(四)加强跟踪督促落实。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信部门要把推动重点企业增产增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台账,挂图作战、压茬推进(重点企业增产增效具体内容清单见附件),及时将辖区重点企业增产增效情况报送市工信局。



附件:漳州市百千增产增效重点企业名单6.11.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