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009号 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工信办〔2020〕88号
尊敬的佘漳南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改造提升我市传统产业的建议》(十六届四次第0009号),已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交我单位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在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食品、装备制造、家具、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贡献作用更加明显,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出。2019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767亿元、增长9.1%、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家具、钟表、电动门机等传统特色产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漳州先后获得中国钟表之城、中国门机之都等称号。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扶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扶持企业健康成长。在传统产业中筛选确定一批传统产业企业作为省市级龙头企业、高成长型企业、新增长点企业等,实行县处级领导挂钩帮扶,重点跟踪服务,每月深入企业调研、现场办公、协调调度,破解企业融资、用工、用地、用电和订单等方面困难。
二是出台和兑现政策。立足企业发展现状,研究出台针对性、可行性的政策措施,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出台的新政策包括“‘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三年行动计划”“民企18条”“食品8条”、“钟表8条”“工业设计8条”等。同时,积极做好既有政策的组织兑现工作,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推动传统企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2019年兑现各类资金7933万元,惠及企业770家次。
三是引进和推动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民企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加强产业招商推介,引进传统产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传统产业成群发展、配套发展。加强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力促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2019年,全市民企产业对接项目225个,总投资927亿元,综合排名全省第二。
四是优化和完善服务平台。一是打造漳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并与省级枢纽平台互联互通,进一步带动各县(市、区)、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专业及特色服务。二是打造产业联盟平台,进一步促进行业升级平台,比如通过成立钢铁协会、汽车协会、模具协会、物联网研究院,进一步推动钢铁、汽车、模具和电子信息行业转型升级。三是打造工业设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进一步加强深入研究,提升工业设计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四是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二、下一步办理落实的措施
下阶段,市工信局将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传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提高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用足用好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的措施,鼓励制造企业改造提升,加快推广普及智能制造应用。在石化、冶金、建材、纺织、食品等流程型制造领域和机械、汽车、船舶、轻工、电子等离散制造领域,继续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的智能制造样板工厂(车间),着力推动全市126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加快智能制造应用、数控一代、工业设计等试点示范,引领工业企业提升智能化水平。支持和鼓励我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积极申报国家、省智能制造相关项目。
(二)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企业提质增效升级。一是推进实施技术改造专项行动。重点围绕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柔性化等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产能扩张,积极引导企业围绕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发展中高端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增加项目有效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提升装备水平。组织实施一批省市重点技改项目,持续推动工业企业技改提质增效升级。二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政策宣贯。落实用好用足技改完工投产奖励、技改投资设备补助、技改基金等政策,支持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增强企业获得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加大对接基金投资项目力度,争取更多技改项目的融资支持,保障重点技改项目顺利实施。三是着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为主线,突出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做好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推荐、认定和建设工作,增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一批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对接,着力组织和推动重点企业产业技术提升,稳步推进传统产业企业提质增效。
(三)补链强链,提升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实施龙头企业改造升级行动计划,推动主导产业强链条、壮集群;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推动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围绕“五难”操作链,逐个梳理分析重点产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加强主导产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提高供应链整体应变能力和协同能力。石化重点打造完善“三苯三烯”产业链;特殊钢铁重点延伸下游加工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冷轧钢板及高附加值钢材;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重大成套技术装备产业链,加强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加强漳台精密机械产业合作;食品突出“大健康”方向,重点发展绿色休闲食品和保健食品产业链;电子信息重点培育信息产业、LED照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产业链。围绕我市产业链供应链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全面落实“支持工业招商引资若干措施”、“促进民营企业若干措施”、“利用外资八条”等政策措施,引进一批有含金量的重大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及产业技术研究院。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也希望您能一如继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如有新的建议和意见,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沟通。
签发领导:林益生
联 系 人:林为中
联系电话:2024519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6月10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