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漳州市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天气预报

漳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关于印发 市民族宗教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的通知

漳民宗〔2020〕3号

发布时间:2021.05.12来源:点击率:0

本局各科(室)、市宗教事务服务中心:

根据工作需要,现将《市民族宗教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


     漳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

2020年1月25


漳州市民族宗教局2019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民族宗教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民族宗教工作决策部署,做到“三个持续”、“三个着力”。全市民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成功举办 “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组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佳绩;赤岭乡和高山族同胞陈小丽分别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称号;在“中华一家亲”2019海峡两岸少数民族茶产业振兴交流暨福建省第五届少数民族名优茶评选活动我局荣获“最佳组织奖”。全市宗教专项整治工作得到市委书记邵玉龙的批示肯定,宗教领域持续和谐稳定。

一、持续加强民宗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民宗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深入开展党课宣讲、调查研究,抓好问题整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提高民宗工作队伍素质。组织全市民族宗教干部46人次参加各级组织的新媒体、执法等业务教育培训。开展领导干部职务职级套转晋升工作,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神。推动绩效管理、综治建设、创城建设等各项工作顺利完成。落实支部“三会一课”和党员主题日活动,开展党员挂钩帮扶贫困户活动。落实党组抓党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突出建章立制,不断推进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持续推进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和民族乡村振兴

1.提升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和民族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及时下达2019年对民族乡村的补助资金530万,积极争取国家民委和省级资金527万元。重点用于扶持民族乡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特色村寨等建设。开展少数民族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自查活动,资金到位率100%。多措并举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选送15名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全省少数民族职业技能培训;选送诏安汀洋村八仙茶、华安官畲村铁观音等茶样参加福建省少数民族名优茶评选活动,华安、诏安分别获乌龙茶金奖、银奖。实施第五轮市直机关挂钩帮扶民族村,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一年来36个市直机关共发挥职能优势扶持民族村发展经济社会事业资金达683万元。据统计2019年3个民族乡经济总收入20.68亿元,同比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18859元,增长7.6%。

2.提升全市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水平。华安县官畲、坪水,漳浦蓝廷珍府第、赤岭村等4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华安县7个高山族聚居村均已成为展示民族建筑元素的独特风景线,一部分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村。长泰县坂里乡高层村等列入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3.做好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工作。全市共实施芗城茶铺、松洲村、南靖三卞村、长泰高层畲族文化长廊等6个民族乡村文化建设项目。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全市40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持续扶持民族中小学校(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民族乡村卫生院所医疗条件。持续扶持6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华安县高山族传统体育代表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锯木头争上游》荣获竞技类项目二等奖,《抛陀螺》荣获技巧类项目三等奖。同时有8 位运动员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陈思琦作为56个民族火炬手高山族代表,参加火炬传递。刘远市长在省民宗厅发给市政府的感谢信上批示肯定我市高山族表演队代表全省参加全国民运会取得佳绩。

三、持续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4.进一步提升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实施意见》{闽委办发〔2018〕6号},经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贯彻落实通知,下达给全市40个市直机关单位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任务分解表,进一步推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落到实处。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开展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业务培训,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水平。深入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漳浦伟伊化工有限公司、台商投资区灿坤公司等单位调研指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漳州理工职业学院获挂牌为福建省第三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联系点。及时妥善处置新疆务工人员在万科工地与万科企业发生劳动纠纷事件。

5.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全市开展以“礼赞70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漳浦县湖西举办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文艺晚会,进一步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高潮。在局网站对外宣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先进事迹。9月份华安县举办以“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稻花香里说丰年为主题的首届坪水畲乡丰收节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宣传活动期间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信息83773多(条、份),张贴宣传标语201条(幅),刊发新闻宣传、电视广告、网络宣传25期(次),举办民族体育竞技活动2次。

6.持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功承办中华一家亲·2019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暨福建省第八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出席本届“三月三”文化节漳浦县和龙海市主、分会场人数共达1600多人,其中中央、省、市有关领导,兄弟设区市统战部领导,省畲家企业商会,全省少数民族代表,港澳台侨以及各级新闻媒体等嘉宾500多人。来自海峡两岸的上千名少数民族同胞共同欢庆节日,进一步加深情谊,为把福建建设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成果的窗口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四、着力建立健全宗教长效工作机制

7.落实宗教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市、县两级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乡、村两级宗教工作责任制。县级统战、民宗部门对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节点联络员进行培训。实现全市各县(市、区)及台投区、常山开发区均具备宗教工作执法主体资格。推动宗教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推动宗教工作纳入县(市、区)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级绩效考核、纳入综治(平安)建设考评。

8.严格宗教事务依法管理。深入持久抓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开展 “安全工程”督查检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年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抽查检查15次,发现苗头隐患63个,当场给予纠正和责令限期整改落实。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完成审批设立固定宗教活动处所3处。加强宗教政策法规培训。针对机构改革后民宗工作人员变动大的情况,围绕新时代宗教工作形势和任务,认真组织对县、乡两级宗教工作干部开展宗教政策法规、依法行政、宗教基本常识与宗教文化内涵培训, 90余人参训。为提高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政策法规水平,对闽南师范大学、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进行宗教知识的宣讲和培训,参学人员200余人。指导全市性宗教团体组织培训。市道教协会、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基督教“两会”、市佛教协会先后举办宗教知识培训班,培训人员达500余人次。宗教教职人员年度培训率达80%以上,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对标对表全力推动宗教重点问题整改

9.宗教工作督查问题整改成效明显。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宗教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省宗教工作督查整改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书记邵玉龙 “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聚焦问题、照单全收,不折不扣抓好整改”的批示要求,在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下,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先后召开全市落实宗教工作督查整改工作视频会议、督查整改推进会。全市摸底排查41个问题,已整改到位36个。强力抓好天主教地下势力防范、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滥塑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治理三大专项工作。重点推动东山县的市天主教培训中心项目获批并投入建设,推动龙文区后坂天主堂附属楼、莲池尾天主教聚会处拆迁安置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26处基督教私设聚会点,7处滥塑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治理全部整改到位。其中长泰天柱山旅游度假区四面观音造像治理得到中央统战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10.强化宗教中国化的宣传教育。学习宣传新修订《条例》纳入全市2019年普法工作要点。市委书记邵玉龙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以及全国、全省宗教有关会议精神。持续推动“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进宗教活动场所。邀请市社会主义学院、闽南师范大学老师到市级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宣讲宗教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支持宗教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前全市129处宗教活动场所、67处民间信仰宫庙设立国旗,设立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栏555座。利用移动信息平台向全市三级民族宗教干部队伍和宗教界人士宣传《宗教事务条例》一年共发送信息6000余条。

六、全面加强宗教界自身建设

11.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加强宗教团体组织建设。指导市基督教“两会”依法依规于11月份完成换届;逐步规范宗教团体财务管理;继续推行宗教界人士约谈、宗教团体季谈会制度;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年来宗教活动场所(团体)和民间信仰场所投入扶贫攻坚、捐资助学等公益慈善事业折合资金达3231万元。

12.提升民间信仰工作水平。今年纳入县级民族宗教部门试点管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共543座。首次对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普查,有26座纳入普查范围。全市10平方米以上有人管理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共3975座,并建立电子资料。新评选出“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11座。顺利开展市级、县级首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备案管理工作。目前,全市纳入省厅民间信仰联系点26座、备案管理24座;纳入市级民间信仰联系点73座、备案管理14座;纳入县级以上管理543座、备案管理36座, 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备案管理制度。

13.推进祖宫祖庙对台交流工作向纵深发展。以深化闽台宗教与民间信仰文化交流为主题,举办第三届海丝佛教福建论坛—中国漳州·南山之光9月份系列活动。闽南佛教文化交流促进会在漳浦法泉寺成立。积极引导祖宫祖庙与台湾分灵宫庙对接。今年我市宫庙接待台湾交流团339批次、18278人次,组团到台湾参访46批次、1015人次。

一年来,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富有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市民族宗教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如,民族乡村发展提质提效水平还有差距;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宗教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尚未彻底,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有反弹回潮倾向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民族宗教工作干部的综合素质、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