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人大十六届四次会议 第0053号建议的答复函
漳民宗〔2020〕7号
蓝金福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六届四次会议提出的《推进少数民族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053号),已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交我单位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第五轮市直机关挂钩帮扶民族村工作的通知》、《漳州市贯彻省政府“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民族乡村的扶持力度,有力有效推动了全市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取得很好成效。我市民族乡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立足当地资源,精准施策,按照高优高效益要求,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成效显著。发挥自然人文资源的独特性,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以少数民族村寨建设为契机,以特色旅游为抓手,带动观赏农业、休闲农业、餐饮民宿业等新业态兴起,增强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农民就业增收新途径。今后,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继续认真履职尽责,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市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
一、争取支持,形成合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关心支持。认真总结《漳州市贯彻省政府“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实施意见》经验成效,积极谋划“十四五”规划;积极推动第五轮市直机关挂钩帮扶民族村工作深入开展,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促进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
二、推广经验,促进发展。组织开展民族村主干、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培训活动,邀请有关农业农村专家学者,传授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知识,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开展相互观摩交流学习活动,扬长避短,推广典型经验做法;试点先行,发挥基层组织、经济能人的领头雁作用,挖掘内在动力,以点带面,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我们的工作的支持关注,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的富贵意见建议!
签发领导:蒲少城
联 系 人:蓝敬元
联系电话:0596-2029605
漳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
2020年3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