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漳州市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20B04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漳农函〔2020〕13号

发布时间:2021.05.26来源:点击率:0

尊敬的周毅铭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蔬菜质量全安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您提出的“关于对我市蔬菜基地进行环境监督和动态管理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农产品(包括蔬菜)质量安全生产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基础。为此,我局对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监督和动态管理工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并摆上议事日程。近年来,我局通过落实加强化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制定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担当等措施,不断地强化我市蔬菜基地环境的监督和动态的管理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建立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定位监测点。2017年起,我局在全市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布设790个(其中蔬菜143个)省控长期定位监测点,产地土壤每三年开展一次、农产品(包括蔬菜)每年开展一次进行跟踪监测,实时撑握主要农产品(包括蔬菜)产地土壤的环境质量、观察其演变态势,为我市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的常态化监督与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2.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为了强化我市耕地(包

括蔬菜基地,下同)土壤环境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我局出台了《漳州市耕地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方案》(漳农综〔2019〕32号)文件,开展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划分工作,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开展技术培训,在得到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的技术支持下,2019年已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市耕地土壤质量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三个类别的划分;同时,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出台了《漳州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总体工作方案》(漳农综〔2019〕39号)、《2020年漳州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漳农函〔2020〕8号号文件,制定了我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三个类别的管理方案。

二、下阶段工作计划

目前,虽然我局在蔬菜基地环境监督和动态管理上已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老百姓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还有差距,对蔬菜基地进行环境监督和动态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提升。为此,针对您提出的建议,为进一步推进我市蔬菜生产绿色、全安、可持续的发展,根据我局的工作职责,扎实做好我市蔬菜基地环境监督和动态管理,下阶段工作计划是:

1.建立健全耕地土壤质量分类管理制度。根据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报告》,对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确立受污染区域,建立健全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三个耕地土壤质量类别的分类管理工作台账,建立健全耕地土壤质量分类管理制度。

2.强化受污染耕地土壤保护。通过加强农灌溉水质监测,禁止采用污水灌溉;强化执法监管,施用的肥料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禁止施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登记及重金属超标的肥料;禁止污泥、垃圾作为肥料进行直接利用;严格控制含有铅、汞、镉、砷等农药的施用等措施,强化受污染耕地土壤保护。

3.全面实施安全利用技术措施。按照农业农村部《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推荐技术名录(2019年版)》要求,在农用地土壤详查点位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辖区内安全利用类耕地全面实施安全利用技术措施,可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物,选用符合当地实际的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在轻度污染且农产品未超标区域,可采用种养结合、增施有机肥、优化施肥等耕地保护与风险防控措施;在土壤中度污染或农产品超标的地区,可选用品种调整、水分调控、耕作优化、土壤纯化或VIP(VIP+n)综合治理等安全利用措施,全面实施安全利用技术措施,实现生产的农产品(包括蔬菜)质量安全达标。

4. 加强严格管控类耕地安全管控。加大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监管力度,禁止种植食用性的农作物;推行种植结构调整,把种植结构调整为种植非食用性的农作物(如花卉),或者退耕还林还草、休耕等,必要时可对耕地土壤的污染实行治理与修复。

5.继续开展蔬菜基地跟踪监测。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部暑,今年将对全市143个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位,开展土壤跟踪监测与蔬菜产品的协同监测,进一步强化我市蔬菜基地环境监督和动态管理工作。

上述对您提出建议的办理答复,若有不妥之处恳请予以批评指正。

领导签署:胡大义

人:郭建辉

联系电话:2663027,13806912863

 

 

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