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漳州市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天气预报

漳州市农业农村局漳州市气象局 关于深化农业气象技术与服务融合发展的通知

漳农综〔2020〕10号

发布时间:2021.05.26来源:点击率:0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气象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切实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农业气象技术与服务融合发展,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漳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漳州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气象局现就有关事宜联合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漳州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丰富的气候资源,但是也具有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强、频次高、危害大、影响广等特点。气象灾害发生频次高、程度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增强、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今年年份特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做好农业防灾减灾,确保小康之年农业丰收,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气象部门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和“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加大防范化解风险力度,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推进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准确研判发生趋势,落实科学减灾措施,努力减轻灾害影响,牢牢把握农业防灾的主动权。

二、加强部门合作,切实抓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一)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农业、气象联合建立农业气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双方指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日常联系和交流,不断完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推进农业气象合作的深入发展和共享共赢。

(二)完善信息共享和联合会商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共

享机制,在重要农事季节、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期间,不定期召开会商,加强对农情、墒情和气象条件监测评估,分析气象灾害发生发展及影响,共同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三)强化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农业、气象联合发

布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聚集重点区域、主要作物和规模主体,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服务。统筹利用双方资源,充分利用“12316”益农信息服务平台、智慧农业气象管理系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漳州农业气象”微信公众号和为农气象微信服务群等资源,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气象信息站和信息员作用,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共同推进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进村入户。

(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保障作用。充分利用有利天气

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防范我市可能发生的干旱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减少经济作物损失,提高农业效益。

(五)做好科学防灾减灾宣传。组织农业和气象专家研

究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基层农技人员和气象服务人员。共建基层农业防灾减灾队伍,在关键农时和灾害多发季节,联合组派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科学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开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农民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

三、坚持着眼长远,努力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一)联合开展科学研究。针对我市农业气象灾害和农

业气候资源的主要特点,开展降低气象灾害损失和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估技术、特色作物的气候适宜性和灾害指标、设施农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防御关键技术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定期交流通报农业、气象相关科研成果,共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二)加强农业气候资源优势挖掘。围绕我市优势特色

农业产业发展,开展大宗作物以及特色作物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写区划服务手册,结合新品种引进气候适宜性研究成果,为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及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保障,指导农业生产规划,种植布局和防灾减灾,提升特色作物经济效益。

(三)发挥热带亚热带名优果树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辐射作用。根据《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气办发﹝2019﹞25号)和《福建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共同推进“一站为主、辐射区域”的省级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服务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挥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引领作用。

(四)推进县级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化能力建设。按照具

有基础信息数据库、具有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具有“直通式”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手段、具有基层专家联盟、具有多部门合作机制、具有服务效益评估的“六有”标准推进标准化农业气象服务县建设。

(五)打造现代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引导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农业休闲示范基地、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合作开展现代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并为其优先提供气象监测预警设备、优先提供定制化气象服务、优先推广农业气象适应技术、优先打造“气候好产品”。

(六)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气象服务。依托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立足漳州11个特色优势产业、“福”字号优质农产品,开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水产养殖等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推进农产品气候适宜性评价、农产品品质评价、农业保险以及物流、存储等环节的气象服务,形成面向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链条气象服务,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气象部门要把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生产的重点工作,加强沟通配合,积极主动作为,抓实抓细抓好各项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及时安排部署,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和农民广泛参与的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机制。要建立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联合工作组,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和会商制度。充分挖掘和宣传推广各地在开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督办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气象局将适时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指导。

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联系人:曾日秋,

电话:0596-2663031,传真:0596-2028069。

市气象局业务科技科联系人:陈婉华,

电话:0596-2052870,传真:0596-2050176。

 

附件:漳州市农业气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小组名单

 

 

 

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漳州市气象局

2020年4月27日

 



         附件

漳州市农业气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小组名单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联合发展工作落实到实处,市农业农村局与市气象局决定成立农业气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小组,名单如下:

   :林东坡   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林坤生  漳州市气象局

     员: 蔡建兴  漳州市经济作物站

曾日秋  漳州市经济作物站

陈景辉  漳州市植保站

林锦辉  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漳州市土壤肥料与生态能源站

林永忠  漳州市土壤肥料与生态能源站

陈婉华  漳州市气象局

吴建成  漳州市气象局

刘锦绣  漳州市气象局

杨锡琼  漳州市气象局

庄文晶  漳州市气象局

陈艺娜  漳州市气象局

陈福梓  漳州市热带作物气象试验站

李丽容  漳州市热带作物气象试验站

施宗强  漳州市热带作物气象试验站

兰雅萍  漳州市热带作物气象试验站

   漳州市热带作物气象试验站

负责日常联系和交流,不断完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组织常态化联席会议,组织开展联合会商,联合制作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联合现场技术服务、灾情调查和服务效益评估等相关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和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