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漳州市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档案宣传

撩开中美合作所“华安班”的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16.07.26来源:漳州市档案馆点击率:1,203
 

在漳州华安县华丰镇下坂村,有一个神秘的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种训练班遗址。据资料记载,中美合作所在19434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重庆歌乐山下杨家山,抗战期间在全国各地设有11个特种技术训练班和8种专业培训班,设于漳州华安的“第六特种训练班”即是其中之一。

华安的“第六特种训练班” 又称“华安班”,成立于19448月,本部设在原华安县政府厅堂,训练班共有1个电讯系和4个教导营,还有爆破、突击、运输、通讯、卫生等直属队,2个海空监视哨,1个气象联络台、2个水陆两栖中队,总计3000多人,其中有美籍官兵30余人,当时分别驻扎在草坂、罗溪、下坂和华丰一带。

据记载,“华安班”训练期间曾有过几次抗日行动,战绩不菲。1944年,该班官兵趁夜潜进鼓浪屿刺杀日本海军高级军官;1945416日,该班突击营中抽选精兵90人,组织海鲸突击队袭击厦门港青屿,将岛上日军杀得一个不剩;194578日,训练班学员奉命分四路出发对南进的日军德本光信支队实施阻击,战斗非常激烈,中方伤亡100多名官兵,致使日军无法按原计划渡海,等等。

中美合作所华安班前后历时将近两年,训练班结束后,班部新建的房屋被留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训练班旧址建筑先后被作为下坂队部或学校校舍。近年来,常有当年的华安训练班教官、学员辗转回到华安,回忆当年的抗战时光。19879月,美国前劳工部长、曾于1944年在“华安班”服役的劳弗尔先生特意取道香港重访华安;20067月,当年“华安班”水陆两栖队游泳教官、83岁的美国老兵罗伯特也回到故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