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福建省漳州市档案局部门决算
目 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4
一、部门主要职责 ................................4
二、部门决算单位基本情况.........................4
三、部门主要工作总结.............................5
第二部分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11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11
二、收入决算表 ............................ .....12
三、支出决算表 ..................................12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13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15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15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21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23
九、部门决算相关信息统计表 ........................23
十、政府采购情况表 ...............................23
第三部分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24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4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24
三、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5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26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6
六、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 ...........27
七、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49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50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漳州市档案局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配合主管部门做好档案公共事务工作。
(二)配合做好全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相关档案规范与标准研究制度等具体工作。
(三)配合做好立档单位档案规范化的事务性工作。承担市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档案资料的接收、征集工作,承担档案整理与价值鉴定工作。
(四)配合做好全市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保护、宣传推广与组织申报,以及全市重点档案保护、开发项目的组织、评估、申报等事务性工作。承担馆藏档案资料的保管、保护、
抢救、修复及解密、划控和开放工作。
(五)承担档案利用服务和档案资料研究、开发、编纂、公布、出版工作。承担档案宣传、社会教育及国际、地区间档案学术、档案文化的合作交流工作。承担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工作。
(六)配合做好全市档案信息化、推进数字档案共享等事务性工作,配合做好全市档案系统新媒体及网站建设与维护工作。承担馆藏档案数字化及数字档案保存、管理、交互、共享工作。承担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和灾备工作。
(七)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档案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部门决算单位基本情况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市档案局部门包括7个科室,其中:列入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单位详细情况见下表:
单位名称 |
经费性质 |
人员编制数 |
在职人数 |
漳州市档案局 |
财政拨款 |
23 |
22 |
三、部门主要工作总结
(一)多项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11月9-10日,国家档案局李明华局长到漳州市调研,对漳州档案工作,特别是对应用新媒体开展档案宣传创新和东山民国档案保护表示肯定赞赏。全年共9次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档案工作,其中副省长李德金批示肯定漳州台批征集工作;卓兆水局长4次批示、刘远市长4次批示表扬市档案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也多次对漳州档案工作作出批示肯定,并多次协调市档案馆项目建设;市档案馆获得市级“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市档案馆郑文福、何联成、芗城区档案馆郑竹闰、市城建档案馆赵文伟等4人获评福建省首届“档案工匠”称号。
(二)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成效突出。配合市委、市政府“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活动,市档案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坚持强化“五个一”和“四个零”服务,绩效考评连续第五年获优秀等次。一是主动服务市级机构改革工作,制定《关于做好市级机构改革中档案工作的意见》,提请市委、市政府以“两办”的名义出台下发,联合市环保局制定印发《漳州市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档案处置方案》,确保机构改革档案不流失。二是抓好各重点建设项目档案指导及规范化工作,积极指导服务古雷石化等省市重点工程档案收集整理,确保重点工程如期竣工验收和投产。与市扶贫办联合制定《漳州市精准扶贫档案整理细则》,共同举办5期全市扶贫档案规范管理业务培训班,与市医保中心研究制定《漳州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业务档案整理规范》,实现医保档案归档率100%。三是档案利用环境不断优化。市档案馆服务纳入一网通办(漳州通APP)网上政务服务范围,与厦门、福州档案馆实行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东山县档案局主动介入服务谷文昌干部学院建设工作,为谷文昌干部学院教学准备工作提供丰富翔实的参考资料;诏安县将档案工作纳入2018年度全县绩效考评内容之中。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成绩明显。以《福建省数字档案共享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契机,全面开展全市数字档案室建设,在首批20家市直机关数字档案室管理系统安装试运行的基础上,完成建设第二期30家数字档案室的系统安装。出台《漳州市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使用细则》,举办数字档案室管理系统培训会,对30家市直机关档案管理员开展系统操作培训,确保首批数字档案室顺利运行。政府信息公开文件接收率达100%,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利用条件和良好的公开信息服务。各县(市、区)也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芗城区投资17余万元,建设档案数字化智能机房;龙文区完成档案扫描数字化3.6万张;龙海市已完成目录著录8万条、扫描档案3000卷40万余页;漳浦县完成馆藏档案全文扫描190多万页;诏安县完成目录录入12万条,扫描和装订档案1万卷;南靖县争取主要领导签批96万元档案数字化扫描专项经费,目前已经完成一批数字化扫描;华安县扫描档案也着手进行;云霄县将2018年档案数字化扫描经费列入年度预算,获批金额20万元,对民生档案开展扫描;长泰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印发《关于实施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扫描项目的纪要》,着手开展数字化工作;东山县数字化工作已于8月份正式启动。
(四)档案资源征集抢救保护成果丰硕。在全市开展征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档案资料征集活动,全市各地征集到一批反映改革开放发展巨变的档案资料。开展红色档案、涉台档案征集普查活动,推进全市档案资源建设。东山县在全县展开台批征集,由县委领导牵头,县档案馆具体实施,已征集到100多封台批档案资料,市档案馆“抗战时期档案资料抢救修复与整理”项目已完成,市档案馆选送的我市3件珍贵档案入选第二批《福建省珍贵档案文献名录》(其中,市馆2件,东山一件),居全省第一;向民间收藏家征集一大批珍贵民国杂志期刊,共计79种,数量达816期(册),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大、刊期连续性强、跨年度、原版、具有漳州特色等特点;对馆藏100件珍贵实物档案实施720度立体扫描建模,用于网上四维展示;龙文区申请历史婚姻登记档案整理抢救经费25.6万元;龙海市在前期投入资金近50万元用于抢救修复民国档案的基础上, 再投入资金24万元用于档案修复;漳浦县征集《福建漳浦李氏宗谱》《佛昙文化丛书》《芙蓉馆集》等特色书籍80多册;东山县档案局征集上百封珍贵“台批”档案;南靖县征集姓氏族谱6卷、各类古籍18册及红军军刀、游击队匕首等实物档案。华安县对民国档案进行全面抢救性修复。
(五)档案融媒体宣传品牌效应扩大。积极探索融媒体条件下档案宣传新形式,市档案馆建立融媒体宣传队伍,坚持用文献做产品、用档案讲故事、用历史做品牌,初步形成一次编研,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档案宣传机制。一是举行新华社现场云、闽南日报、漳州电视台、漳州新闻网《漳州档案》开播、开栏暨3DVR数字展馆上线仪式,漳州档案直播在新华社现场云直播10次进入浏览量周榜前10名(第1、2、3、3、4、5、6、8、9、10名),其中《“漳州档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迎新春快闪》在新年前后两次上线,半小时浏览量分别突破50万和100万,分别获得新华社现场云周排名全国第一和第二名。二是制作H5宣传页面+档案知识问答+流量派送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档案知识。三是联合芗城区、龙文区、闽南师大、市城建档案馆在中山公园举办“档案见证改革开放”、“小红的兰台奇遇记”等展览。四是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提升档案宣传影响力,在闽南日报、漳州电视台、漳州新闻网开设“漳州档案直播”专栏,播放、刊出“漳州档案故事”,并同时传送至新华社现场云、中国移动八闽视频、腾讯、优酷、爱奇艺、乐视、虎牙等直播平台;以“漳州档案”、“海峡记忆”官方账号入驻人民号、百家号;以“漳州档案”官方账号入驻今日头条、抖音号、一点号、大鱼号、搜狐号、网易号、大风号、企鹅号、快传号、新浪看点、梨视频、虎牙直播等24个融媒体平台,新媒体全部上线后,工作日日均浏览量19.2万以上;对7个常设展厅全部完成3DVR数字化工作,并制作成网上展厅正式上线运行,将档案展览搬进互联网,广大市民通过手机、电脑可足不出户浏览档案馆7个展厅,打造“没有围墙的档案馆”和全天候、可移动、永不落幕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是漳州档案宣传引起国家级媒体关注。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特邀漳州市档案局入选《辉煌中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在“行业先锋”栏目以“谁持彩练当空舞”为题进行宣传报道;中宣部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以“从百万市民看漳州到千万网民刷漳州”为题专版报道漳州档案宣传,并“登陆”全国两会;《中国档案》杂志以“漳州:全媒体视域下档案宣传工作创新的探索”为题,以4000字长文作为“热点”推荐。六是各地档案宣传形式多样。龙海市举办“40组照片见证龙海改革开放40年”主题展览,参与拍摄《海澄壮丁家属记》《天南锁匙——南炮台》《6.9灾害》《抗战老兵冯国良》等系列作品,提供第一手翔实的档案资料;龙海、云霄、诏安等县市以“档案见证改革开放辉煌成就”为题,在短信、微信和互联网发布。漳浦制作分发“档案见证漳浦改革开放新征程”主题宣传画册;云霄县举办“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主题征文活动;诏安县承办“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档案展暨诏安县档案馆珍贵档案展”;南靖县建成151平方米的固定档案展厅,并举办《南靖记忆—南靖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展。
(六)在全市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档案资料征集活动。全市各地征集到一批反映改革开放发展巨变的档案资料。由市档案局发起、参与策划制定方案、资金筹措、提供老照片等,在闽南日报发起10多次全版面、总计近100次的宣传报道,在人民日报“人民号”、光明网“光明图片”、新浪图片等重要媒体,全程开设专栏、专版、专题、专页进行全方位报道。
(七)档案馆新馆建设不断推进。市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和《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市级重点专项规划》,成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项目,建设投资1.58亿元,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将采用全市首例装配式建筑方式,已进入土建阶段。芗城区将新馆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龙文区、平和县已完成新馆搬迁并投入使用,龙海市、漳浦县、华安县已开工建设。
(八)档案依法行政工作继续强化。对30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指导5家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建设,完成2家档案服务机构备案复核工作。
(九)档案编研水平稳步提高。出版《我们这些年》《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图传》《历史的缩影》三本图书,编研《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福建卷漳州分卷一)《漳州档案故事》《漳州市首届珍贵档案文献名录》,编印《奔跑吧,漳州档案》画册。芗城区编印的《芗城区重大自然灾害与抗灾救灾档案辑录(公元990-2000年)》。龙海编研《历史的见证——龙海抗日战争档案资料辑录》。
(十)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严格贯彻落实各项档案馆安全制度,确保市档案馆临时过渡搬迁工作安全、高效、有序开展,做到万无一失;针对过渡搬迁场所安全薄弱环节,依法依规依制加强档案安全管理,按制度要求与物业、维保单位一起做好消防每日、每月巡查,在临时过渡场所及时复建“微型消防站”,在临时库房配置超细干粉消防系统;5月份,与市消防支队金峰中队联合举办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并开展消防演练;7月23日-8月3日,市档案局检查组对全市11个县(市、区)档案馆、5个开发区(投资区)档案室和1个专业档案馆进行档案移交接收和保密安全检查,随后又在本局(馆)开展档案安全大检查,并形成情况通报,及时反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同时完善安全保管台账,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龙海市改建档案库房,开设民国档案专柜,把144卷档案作为可移动文物进行永久保存。龙海市、漳浦县添置一批除湿机等设备。
(十一)信息报道和档案学会工作成果喜人。信息报送成效显著,多篇信息被省市内刊采用。其中,作为重要信息形成直送领导专报件5份(市委2份、市政协2份、省政协1份)。其中获副省长批示1次、市长批示2次、副市长批示1次,1篇档案资源征集信息被省委《八闽要讯》正刊采用,信息工作在市直信息采用第五序列单位中排名第一。经中国档案学会组织专家评审,全省共有10篇论文入选2018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 5篇荣获论文二等奖、5篇获得优秀奖;其中我局共有2篇论文入选,其中1篇论文获得二等奖、1篇论文获得优秀奖。经福建省档案学会组织专家评审,漳州市共有12篇论文入选2018年福建省科协第十八届学术年会档案分会场学术研讨会,全省排名第4,其中,5篇论文荣获三等奖,7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漳州市档案学会连续三年获年会论文“优秀组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