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漳州市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局馆概况> 馆藏介绍

特色档案

发布时间:2016.05.16来源:漳州市档案馆点击率:1,203

盈盈一水间 漳台源远长

       漳州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2100万台胞中,漳州籍达700多万。早在宋末,就有漳州人移居台湾。明清时期,漳州先民为宝岛开发和进步写下了极为辉煌的篇章,明末开发北港的颜思齐(海澄人)、“阿里山之神”吴凤(平和人)、率领漳、泉、粤移民开垦宜兰的吴沙(漳浦人)、清乾隆年间台湾农民起义领袖林爽文(平和人)、台北抗日义军首领简大狮(南靖人)等名垂青史。两岸民众共同培育了艺苑奇葩--芗剧(歌仔戏),崇奉武圣关帝、“保生大帝”吴本、“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庙宇遍布宝岛。源远流长的与台湾关系,是漳州一大特色和优势。
       漳州市档案馆注重特色档案的收集,所保存的市委对台部(原海防部)1952年至1986年519卷文书档案中,就有不少文件材料反映了漳台关系,如对台部五年工作总结,龙海、平和、漳浦召开连横、吴本、吴凤学术研讨会和关于连横(其子连震东、孙连战)、谢东闵祖籍地调查报告等。漳州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统战部、市台盟等全宗的部分档案,也记述了有关1953年东山保卫战、东山“寡妇村”(铜钵村)、华安高山族同胞概况等。市档案馆还收集了现代著名诗人、爱国史学家连横(台南人,祖籍漳州府龙溪县马崎社)所著《台湾通史》和《台湾府志三种》、《福建通志》、《漳州府志》及所属县县志、新编《漳州市志》、龙海、东山、平和等市(县)志等。
       1995年8月,漳州市档案馆编写了《漳台关系档案资料选萃》4万来字,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地理、血缘、方言、文艺、习俗、宗教诸方面,回顾了漳台历史渊源。第二章简要概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岸军事对峙阶段的漳台关系。第三章展示了新时期漳台两地交流交往的成果和发展趋向。第四章介绍了颜思齐、简大狮、连横等15位在台湾开发、社会发展和联结两岸情谊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和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生平及业绩。
       据有关媒体近期披露,台湾当局现任领导人中,不乏“根”在漳州者。“总统”陈水扁自称“客家人”,自认祖籍地在“诏安二都”,而越来越多的两岸资料(陈氏族谱等)表明,今天的诏安县太平镇白叶村星斗楼可能就是陈水扁的祖籍地,陈水扁为“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第44代后裔。“副总统”吕秀莲的祖籍地则在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漳州市档案馆收存的《吕氏族谱》(1997年编印),主编吕传胜系台湾桃园人、台湾吕律师、吕秀莲胞兄。时任台湾桃园县“县长”的吕秀莲,为《吕氏族谱》题词:“吕祖万古流芳,我族日月增光”。1990年8月29日,时任台湾“民主人同盟”理事长的吕秀莲曾专程从台湾回祖地寻根谒祖,《吕氏族谱》收入她在祖居龙潭楼内古井吊水的场景。此外,现任“行政院长”游锡堃、现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连横之孙)、原“行政院长”肖万长、原国民党副主席林洋港等祖籍也在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