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档案馆概况
局馆介绍
漳州市档案局(馆)位于漳州市芗城区大学路10号,邮编:363000,联系电话:0596-2030924,传真:0596-2023583。漳州市档案馆是国家综合性档案馆,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社会各界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档案馆的基本任务是:在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前提下,集中统一地管理漳州市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及有关资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积极提供查档利用,为漳州市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漳州市档案局(馆)2005年l2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漳州市第九届文明单位称号暨漳州市首届(2003-2005年度)文明单位标兵;2009年12月荣获漳州市第十届文明单位称号;2012年12月荣获漳州市第十一届文明单位称号。“七五”、“八五”、“九五”期间被评为“省一级档案馆”,2010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档案馆”,2013年以优异成绩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在目前福建省获评“国家一级馆”的市级馆行列中成绩排名第一,成为国家实施新测评细则后全省首家符合标准的“国家一级馆”,国家档案局孙钢司长在测评反馈讲话时称赞漳州档案馆成为全省地级馆新的标杆。
(一)历史沿革、工作职责及馆库设备情况
历史沿革:
1959年5月25日,经龙溪地委会批准,成立龙溪专区档案管理科,负责全区档案业务工作。
1963年9月23日,经中共龙溪地委和龙溪专员公署批准,将原“龙溪专区档案科”正式改为“龙溪专区档案局”。
1966年“文革”开始后,龙溪专区档案局被撤销,人员解散。
1976年“文革”结束后,档案工作逐步恢复。1984年6月,龙溪地区档案馆正式成立。l985年6月10日,龙溪地区撤地设市,龙溪地区档案局、档案馆更名为漳州市档案局、档案馆。1987年11月26日,经漳州市编委批复,漳州市档案局内设秘书科、业务指导科两个科室,漳州市档案馆内设保管利用科、编研科两个科室。
1996年2月机构改革,漳州市档案局与漳州市档案馆合并,改为市直属事业单位,挂漳州市档案局牌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2002年,漳州市档案局(馆)机构改革方案得到批准,编制20人。内设人秘科、监督指导科、保管技术科、编研科。2008年8月21日,经漳州市编委批复,漳州市档案局增设政府信息公开利用科,为正科级,增加科级职数1名。2013年 月 日,经漳州市编委批复,漳州市档案局增设技术科,为正科级,增加科级职数1名。
馆库设备情况:
漳州市档案馆原坐落于市区胜利西路118号市政府大院内,为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1982年9月竣工,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其中400平方米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存放干部档案)。2014年3月,漳州市档案局(馆)搬造新馆,现位于漳州市芗城区大学路88号,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办公用房和档案库房相配套,设有办公室、阅览室、会议室、电脑室、复印室等。档案库房安装了防盗报警、监控系统,配有去湿机、空调机、温湿度计等调控设备控制温湿度,设有防火设备、吸尘器,基本达到“八防”要求。还配有计算机、复印机、服务器、扫描仪、防磁柜、电视机、投影仪、数码相机等现代化设备。
(二)馆藏档案概况
漳州市档案馆是保管市直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部分企事业单位各种门类、载体档案资料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馆藏共138个全宗,68611卷,主要有民国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这些档案来源于现有和已经撤销的市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接收、征集等方式进馆,属国家所有。根据档案内容和载体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声像档案。
民国时期档案计540卷,分为2个全宗,还有照片档案314张。这些档案资料主要来源于民国政府福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国民党龙溪县党部,内容包括党务、政务、水利、交通、邮电、金融税收、文教卫生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档案共136个全宗,68071卷,时间为1949——1992年,部分全宗至2010年,来源于市直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撤销机构的档案,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的历史面貌。各类档案的内容如下:
文书档案,是馆藏档案的主体和核心,这部分档案内容相当丰富、完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漳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主要反映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在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时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情况,记载了这些单位的历史和主要职能活动。
科技档案主要有林业科技档案、漳州战备大桥、九龙江堤防工程等基本设施建设档案和龙溪机器厂、漳州罐头、漳州制药厂、漳州香料厂等厂矿基本建设档案、援建四川省彭州市项目建设档案。
涉外婚姻档案主要有我市公民与港、澳、台地区公民以及世界各地华人结婚登记档案。
会计档案主要有市二轻局、市纺织厂、市内燃机厂等机构撤销单位、破产企业的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档案。
人事档案主要为市级部分单位死亡干部的档案。
案件档案主要为市纪委、监察局查处违规、违纪干部形成的档案。
重大事件、重大灾害、重大活动档案主要有东山保卫战、漳州“六.九”百年罕见台风、洪水灾害、龙海榜山风格、漳州.中国水仙花节、红军攻克漳州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参加漳州国际毛纺有限公司揭幕典礼、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夫人访问龙海角美鸿渐村、漳州首届中华灯谜艺术节、漳州花博会等档案。
声像档案主要有市首批农村社教活动纪实、市委领导同志在档案工作会上的录音、录像及纪念活动、庆典活动光盘等。
照片档案主要有民国档案照片;修建鹰厦铁路、中央和省领导视察漳州、中国女排在漳集训、纪念红军攻克漳州60周年活动、花博会、芗剧团赴新演出,举办漳州灯谜艺术节等。
(三)馆藏资料概况
漳州市档案馆自成立以来,通过征集、订购等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资料。现保存的资料有图书、报纸、期刊、统计资料和参考资料四类、23403册,包括马列经典、工具书、文件资料汇编、统计年鉴、史志、报纸、刊物等。其中有《福建通志》、《漳州府志》、《台湾文献汇刊》、所属各县县志、《漳州市志》、新编龙海、东山、平和、华安县(市)志、《闽南革命史参考资料》、《漳州文史资料》、《漳州党史通讯》和《闽南日报》、统计年鉴、文件汇编及部分族谱等。这些馆藏资料为党政领导和机关工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反映本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弥补了馆藏档案的不足。
(四)档案检索、编研和档案信息化概况
为便于社会各界对档案、资料的查阅利用,提高档案查准率和查全率,漳州市档案馆编制全部馆藏档案的案卷目录454本、文件级目录(全引目录)993本,征用土地、抗灾斗争、计划生育、对外开放等16种专题目录等检索工具,可以从多角度查找档案。
从1997年起,档案馆开始建立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2008年底馆藏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基本建成,建立文件级目录472907条,初步实现馆藏档案的快速检索,提高了查全率和查准率。2011年起,加快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步伐,制定馆藏档案数字化方案,至2012年6月,已实施馆内珍贵和利用率高的重要档案的全文数字化处理,共扫描档案75万余页,并对录音、录像、照片等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建立数据库。对漳州市档案网站进行筹划和设计,制作网页;建成局域网,联通政府网站,并接入互联网。
为了使档案得到有效利用,漳州市档案馆积极挖掘馆藏,利用档案资料自编及与外单位合编资料18种、400万字。编写的资料有《中国共产党福建省漳州市组织史资料》(合编)、《历史性变革的胜利》(合编)、《漳州现代名人简介》、《漳州沿革简介》、《漳台关系档案资料选萃》、《漳州名胜古迹简介》、《漳州名优特产简介》、《漳州妇女运动大事记》、《漳州农业合作化运动》(合编)、《漳州拨乱反正》(合编)、《漳州“大跃进”运动》(合编)、《海滨邹鲁人杰地灵——漫谈漳州文化》、《漳州市自然灾害与抗灾救灾》(1949.10-1999.12)、《龙江代有英才出》、《民国初期漳州地区军政官员名录》、《漳州市档案志》、《漳州市档案工作大事记》、《漳州档案年鉴》、《记忆150天——漳州市五大战役档案资料汇编》等。
(五)档案开放和政府信息公开概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1989年11月15日,我馆首次向社会开放第一批民国档案476卷。1995年12月10日,第二批民国档案55卷向社会开放。1996年12月9日,对馆藏72个全宗满30年的永久、长期档案进行解密划控,向社会开放第三批档案。1997年12月26日,对馆藏34个全宗满30年的永久、长期档案进行解密划控,向社会开放第四批档案。截止2013年6月,漳州市档案馆共向社会开放档案7889卷。
2008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漳州市档案馆为政府信息公开场所,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询中心,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信息查阅。
(六)基础建设和管理工作
近几年,漳州市档案馆不断加强档案基础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实现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馆内主要规章制度有:《漳州市档案馆开放档案实施办法》、《漳州市档案馆工作细则》、《漳州市档案局、馆岗位责任制》、《漳州市档案馆库房管理制度》、《漳州市档案馆鉴定制度》、《漳州市档案馆保密制度》、《漳州市档案馆安全保卫制度》、《漳州市档案馆安全消防措施》、《档案查阅制度》、《资料查阅制度》等近二十多种。
漳州市档案馆目前已成为我市档案、资料、政府信息公开利用查询中心。本馆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积极发挥档案作用,为相关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每年接待查档人员千人(次)以上,调阅各类案卷数千卷(次)以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1990、1995、2000年均被评为省一级档案馆;2000、2001年被省档案局评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标单位”、2010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档案馆、“农村建档工作先进市”,1996、1999、2003、2006年被省人事厅、省档案局评为福建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以优异成绩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
本馆阅览室、政府信息查询中心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均全天开放,作息时间按漳州市政府规定的办公作息时间。为方便查档利用者及时查阅档案,我馆特设立公休日开馆时间,有需在公休日查档者,请联系0596-20309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介绍信、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等),均可通过查阅、摘抄、复印、函调、咨询等方式,索取所需档案内容、政府公开信息。同时竭诚欢迎组织和个人向本馆移交、赠送、寄存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