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
我是2004年入伍加入了市档案局队伍的,我从一名娇生惯养不懂事的青年,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市档案馆也从“库房老、设施老、人员老”和沉闷、不稳的风气中,转变成“高大上”的国家一级馆和朝气蓬勃、风清气正的温暖集体。我个人的成长变化和档案馆
漳州市档案局保管科副科长 王耀斌
我是2004年入伍加入了市档案局队伍的,我从一名娇生惯养不懂事的青年,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市档案馆也从“库房老、设施老、人员老”和沉闷、不稳的风气中,转变成“高大上”的国家一级馆和朝气蓬勃、风清气正的温暖集体。我个人的成长变化和档案馆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见证了肖招鸿局长为档案事业付出的心血。
先说我个人的变化。13年前,我怀着兴奋、好奇和忐忑的心情,来到市档案馆报到。在我的想象中,档案馆是矗立在绿树掩映的现代建筑,有宽敞水亮的查阅大厅和先进的查阅设备,有高大壮观、整齐划一的密集柜,有恒温恒湿和自动消防控制设施,查档只需指尖加鼠标就可完成。可现实却是很骨感,面对简陋窄小的库房,面对脱漆老旧的档案木箱,面对查档还要爬上爬下翻箱倒柜费时费力时,小心翼翼捧出的是几纸发黄的档案,靓丽的青春就要消耗在这昏暗的库房了吗?我心中的那种兴奋和自豪感消失了。在当时背景下,沉闷的工作环境和落后的工作条件,缺乏生机和活力,对我这样刚从校园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是空有一腔工作热情无处安放,便产生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态。加上在家里长期娇生惯养,一遇工作矛盾就发脾气,和同事吵架,曾经在单位造成不良影响。每次与同事发生矛盾后,在我情绪波动之际,肖局长都来了,找我谈心,既严肃批评教育,使我羞愧难当;又热情开导,指点迷津。他说:“你本质是好的,我始终看好你!你要努力!”他对我充满信任,寄予期望。从肖局长循循善诱言行中,我看到了人生应有的奋进方向;从肖局长一心扑在事业上,干得精彩,活出滋味中,我更是找到了人生的标杆!在肖局长的耐心教育帮助下,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都有了明显进步,并于2014年光荣加入党组织,2015年又被提拔为副科长。大家都说,我和档案馆一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再说单位的变化,大家都知道,漳州市档案馆已从过去的“丑小鸭”变成今天的“白天鹅”,获得的国家级奖牌全省最多,但这只是软硬件的变化,更深刻的变化是干部队伍的变化,是人的精神状态的变化,是写在每个干部脸上自信和自豪程度的变化。2012年以前,全局平均年龄43岁,现在全局干部加上合同干部,平均年龄35岁,增加2个内设科室,增加3个科级职数和一名副局长领导职数,使干部事业有干头、进步有盼头,对外能挺起胸堂自信地抬起头。肖局长特别注重对我们这些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经常找我们这群年轻干部谈心、谈工作、谈规划、谈发展,征求工作意见和探讨档案管理的未来,不仅从工作上对我们提出要求和鼓励,更是在人生的前进路上为我们释疑解惑,指导引导。
根据全局工作发展的需要,市档案局大胆启用年轻干部,几次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干部,几次遴选进来了一批年轻同志,对年轻干部压担子给责任,大胆地把单位的一些重要的工作任务交给青年人去组织实施,如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就交给许蔚、林锦锋担纲,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大型珍贵档案评选活动和展览就交给苏春红来唱主角,我们都是80后的年轻干部。正是在他的爱护、信任和帮助下,这几年我们局的年轻干部都得到了锻炼和打磨,大家都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与成长。回想这些,我深深感恩组织、感谢肖局,是他“恨铁不成钢”的严肃批评,是他孜孜不倦的指导帮助,是他和风细雨的教育引导,才有我今天的成长进步,才有我们这支爱拼敢赢的队伍!我们要以肖局长为标杆,为镜子,感恩奋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