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印发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漳工信安全〔2020〕51号
各县(市、区)工信局,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经发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
根据《漳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漳安委〔2020〕3号)文件精神,现印发我局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请各县(市、区)工信部门结合实际,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具体措施办法,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全市工信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附件: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4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攻坚战,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完善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全市工信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切实推动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为我市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建设工业新城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着力推进安全责任体系完善
1、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纳入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内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1月23日就“2019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守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扛起保民平安的政治责任。
2、按照《漳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及其他领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
3、按照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完善行业部门安全生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对民爆、陆上油气管道和装机容量五万千瓦以上水电站实施监督检查,督促行业部门落实“三个必须”机制要求,确保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
4、大力推进民爆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经济杠杆,提高企业的内生动力;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主动报告安全生产风险制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安全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彻底清除安全隐患;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和重点岗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健全员工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针对性开展演练,加强应急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二、着力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
5、对照《中共漳州市委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措施和要求,加强2020年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
6、健全安全风险源头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全面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辨识,逐项明确民爆、陆上油气管道和装机容量五万千瓦以上水电站防控措施;建立安全隐患治理机制,运用隐患排查和治理信息化系统;建立责任保险服务机制,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功能;建立智慧消防防控机制,实现实时分级预警、智能评估研判、科学辅助决策。
三、着力推进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7、完善安全监管企业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开展主要负责人履职点评工作,多措并举用好约谈通报、警示曝光、建议提醒、挂牌督办等“组合拳”,坚持过程推动和结果考核运用相结合。
8、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新模式,建立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推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表单化、责任化工作机制,提前确定重点工作内容、完成时限、达到目标,倒排时间表,着力进行推动落实。
9、规范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强化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结查果运用。
10、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规范第三方社会化服务机制,在危险化学品监管领域试点。
11、推进安全生产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先进企业安全承诺、高危企业重点监管模式。
12、完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机制,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健全事故整改评估制度,督促事故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四、着力推进安全执法体系建设
13、坚持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并重,推动落实对高危行业领域重点企业执法检查全覆盖,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等工作。
14、规范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15、完善《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健全“吹哨人”、内部举报等制度,鼓励企业职工、家属和社会公众检举重大隐患和企业违法行为,强化舆论监督,让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规范奖励金发放。
五、着力推进重点行业综合整治
16、抓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切实落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的要求,加大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及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的服务指导,创新监管方式,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指导、同服务。举一反三,探索人员密集型企业、场所等遇突发事件人员分散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安全监管应急机制。
17、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摸清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和问题,有效管控各类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18、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开展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三年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启动搬迁改造项目的验收销项工作。加快推进化工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企业自动化控制水平,严格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各环节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防范危险化学品“灰犀牛”风险;组织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排查,坚决整治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
19、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漳州市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漳委办明电〔2020〕25号)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行动。
20、持续推进民爆物品行业、陆上油气管道和装机容量五万千瓦以上水电站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抓好重要节假日、“两会”、汛期、节后复工复产和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等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着力加大重要节点、重点环节的安全防控,落实好各项防范和应急措施。
六、着力推进安全技术保障支撑
21、扩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覆盖面,推进化工园区以及尾矿库等高危行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推动利 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开展事故风险隐患分析。
22、在民爆生产企业大力推广先进生产工艺和安全技术、装备,积极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加快淘汰落后装备,增强重大风险管控的智能化预警、自动化控制水平。
23、推广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自动化控制等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型实用产品,在危化品领域推广应用泄漏遥感控测、罐区紧急切断、危化品运输动态监控等先进技术装备。
七、着力推进安全基层基础夯实
24、规范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企业集中区规范安全和应急机构建设,保证安全监管和应急工作需要;不断健全园区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八、着力推进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25、加强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不断创新“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积极参与 “安全生产法宣传周”、“119消防宣传月”、“交通安全日”等活动,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微博微信、宣传栏等线上线下资源,建立安全生产社会化宣传教育矩阵,大力实施《福建省贯彻落实〈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从业人员的各项培训考试制度。
26、进一步规范应急演练,提升应急演练质量,优化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措施。突出重点,加强应急演练。每年开展不少于2场专业性应急演练,不断检验应急处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