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041号 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漳工信办〔2020〕91号
尊敬的佘漳南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一站式产业聚合平台推动模具产业、提升产服升级的建议>,已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交我单位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模具是“工业之母”,工业产品中约60%-80%的零部件需要依靠模具加工成型,90%塑料制品直接由模具生产制成。因此,模具制造水平在是衡量一个地区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装备,优先发展模具行业,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市工业优化产业配套的重要需要。
目前,我市模具行业还普遍存在着自配率不足、开发能力薄弱、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程度低、协作差、企业结构不合理、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模具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因此现在提出大力推动我市模具产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我局实际,围绕模具产业发展主题,我们提出以下意见:
一、以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不断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
一是鼓励模具生产企业研发首台(套)数控和智能重大技术装备,对经认定为国家或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数控和智能产品的,按照相关文件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二是提升模具生产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对获得国家级、福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创新型示范企业、行业技术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智能制造企业,分别给予相应奖励。三是鼓励模具生产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广应用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生产过程实时调度、自动识别、在线监控、在线分析等智能技术为主的智能化生产,对取得明显成效的项目,经认定,给予相应奖励。四是鼓励模具生产企业参加福建省智能制造样板工厂(车间)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评定。对获评项目,根据规模和成效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依托产业联盟,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进一步发挥漳州模具产业联盟作用,继续推动联盟成员之间资源、渠道、技术、信息共享,实现产品互采互用和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和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模具产业链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引进一批产业链“补短板”的大项目、好项目,增强产业上下游配套能力,培育壮大我市模具产业集群。
三、助推校企合作,加快培养企业急需人才
围绕4+4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积极推动模具生产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探索“职教+园区”、“专业+产业”、“教学+实训”、“培养+就业”等合作模式,加快培养模具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所急需的人才。一是办好校企合作网上专栏。依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举办企业经营管理,创业创新“专家谈”系列讲座和培训活动开设校企合作信息发布专栏,不定期更新各地校企合作动态信息和政策发布,以及企业人才、技术需求信息。二是组织模具生产企业进校园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适时组织企业进校园,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为企业招纳人才提供平台服务。三是深化校企双向交流合作。支持有经验的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到模具生产企业挂职任职。推荐一批校企合作试点企业;开办一批企业冠名班(订单班)挂牌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建申报一批模具企业技术中心。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也希望您能一如继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如有新的建议和意见,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沟通。
签发领导:林益生
联 系 人:林为中
联系电话:2024519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6月10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