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098号 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漳工信办〔2020〕94号
尊敬的郑志军代表:
您在市人大第十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漳州食品名城在芗城设立总部基地的建议》(十六届四次第0098号),已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交我单位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漳州是“世界厨房”“中国食品名城”,食品产业一直是传统的支柱产业,也是漳州对外出口的主要行业,全市食品出口量一直位居全国设区市首位,主要销往美国、欧盟、日本、东盟、非洲等200个国家或地区。截至2019年底,全市食品规模工业企业598家,占全市2303家规模工业企业的26%,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783.2亿元,比增7.9%,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28%,占全省食品工业的四分之一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80.2亿元,比增8.1%。食品产业继续位居全市各产业之首,在我市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中起到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我市食品产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门类齐全,拥有以水产品加工、果蔬食用菌加工、休闲食品制造、粮油饲料加工、罐头制造、肉制品加工、饮料、精制茶等为主要内容的食品产业体系。二是骨干企业众多,全市约2500家食品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598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近400家;三是产业链条较为完备。吸引带动了原料基地、辅料、包装、印刷、纸制品、专用机械、空罐、冷链仓储、物流、电商、会展、工业旅游等食品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推动整个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
从产业发展特点来讲建立总部经济是适合的,利于将散装在外是食品企业,聚集在一起,特别是税收集中回笼。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适当建立总部经济区是有其必要性,是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各地发改、商务、财政部门纷纷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转型、产业聚集回归,取得良好成效。福州台江、马尾、厦门思明等地纷纷出台总部楼宇经济相关政策,我市龙文区也出台“龙文区进一步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目前我市现代服务业短板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将运营总部、销售中心、研发中心外移至厦门等地区。从产业发展角度可探讨在城区和工业园区周边规划建设总部经济区,支持食品产业链企业设立销售总部、运营中心、研发中心等功能型总部和综合型总部,引导总部企业开发建设商务楼宇并配套建设展示交易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研发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创新孵化中心、电商运营中心、商务中心,推动我市食品产业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市也积极推动龙海整合提升海澄、东园食品产业聚集区,鼓励龙海市成片建设龙海食品产业园,以漳州食品交易会为载体,围绕食品博览园会展区域建设总部经济区,完善会展中心、批发市场、写字楼等园区综合配套,提升食品产业聚集度。
产业政策层面,我局已推动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食品八条”、“‘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惠企政策,从做大规模、拓展市场、管理培训、品牌宣传、技改投资等领域予以支持,支持我市食品企业做大做强。如:“食品八条”中“支持食品企业兼并重组”,明确“食品企业兼并重组项目完成后,按实际发生的评估、审计、法律顾问等前期费用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食品企业并购金额达到1亿元以上人民币的,按照并购金额的5%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目前“食品八条”和“‘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三年行动计划”申报指南均已出台,开展年度项目申报。
如果芗城区政府有设立总部基地这方面的计划,我局将从职能上将给予支持,力争芗城区食品总部经济区建设得到有效推进。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也希望您能一如继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如有新的建议和意见,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沟通。
签发领导:林益生
联 系 人:林为中
联系电话:2024519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6月10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