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A002号 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漳工信办〔2020〕96号
尊敬的民革、民进漳州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关于《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食品产业做大做强的建议》(十三届四次第20A002号)的提案收悉,感谢贵单位对我市食品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的建议对加快我市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现根据我委工作职能,结合漳州食品工业发展的实际,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产业现状
漳州是我国南方“中国食品名城”,2011年我市获评以来,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位居全省第一,跻身全国食品工业大市前列,“中国食品名城”升级版日益凸显。截至2019年底,全市食品规模工业企业598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数的26%;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783.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28.0%,约占全省食品工业的四分之一;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80.2亿元,比增8.1%。针对疫情,我市从市委市政府到各基层积极推进食品产业链复产复工,“抓得早、抓主动、抓到位”。2020年1-4月全市606家规模食品企业,产值为635.1亿元,增速由疫情期间负增长回升为0%。规模工业增加值171.4亿元,增长0.2%。食品产业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中起到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二、开展的工作
目前,我市食品产业存在一定的短板和问题,如创新不足、品牌不响等问题。近年来,我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力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中国食品名城升级版”,推动“漳州味”走向世界。
(一)突出战略引领
一是注重产业规划,优化食品产业体系。2017年我局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牵头调研,出台《漳州市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对食品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布局、缺失环节、发展重点等进行梳理,引领食品产业合理布局、科学发展。每年跟踪行业发展情况,形成产业报告。着力打造以水产品加工、果蔬食用菌加工、休闲食品制造、罐头制造、饲料加工等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食品产业体系。2019年,我市上述产业营收均达到150亿元以上,其中水产品加工行业营收达525.2亿元。二是强化政策引导,落实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八条措施》、《“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等惠企政策,从鼓励企业做大规模、项目落地、智能化改造、兼并重组、市场拓展、做优品牌、企业融资、校企共建等方面对食品产业进行精准扶持,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并积极开展政策申报工作。三是着力区域规划,培育区域食品产业基地。坚持因“业”制宜和因地制宜相结合,依托产业优势和地区资源、配套优势,形成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在环东山湾区域及龙海、漳浦等地布局沿海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龙海、南靖、龙文、华安、漳浦、台商投资区等地打造果蔬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依托港口及铁路、高速公路运输优势,在漳州开发区、龙海、龙文、芗城等地集中布局粮油饲料加工产业集群;在龙海、龙文、芗城、南靖、漳州高新区、台商投资区等地,集中推进休闲食品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推动龙海于2017年获评“中国休闲食品名城”,培育发展了泡吧、丹夫、卡尔顿、好运来、然利、正得顺等一大批新兴知名企业。四是强化龙头培育,实施大集团战略。大力推进产业龙头促进计划,积极培育行业领军企业。重点推进龙头企业跨越发展,在惠企政策、管理提升、人才引进、要素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支持鼓励企业做大规模。对年主营收入首次突破100亿、50亿、30亿、20亿元的食品企业予以奖励。
(二)优化结构,做长食品产业链条
一是调优食品产业结构。健康食品、绿色食品、休闲食品是居民消费的主要趋势,着力打造以行业领军企业为引领,知名品牌为载体,发展精深加工为方向,绿色果蔬加工、水产品精深加工、休闲食品制造、肉制品加工、茶叶加工等为主题的现代食品加工体系。着力做强焙烤食品制造,做优罐头制造、冷冻食品加工,做大冻干食品、方便食品、调理食品、婴童食品、功能食品等高附加值行业。二是推动产业链联动发展。积极引导原料基地、辅料、包装印刷、纸制品、专用机械、空罐、冷链仓储、物流、电商、会展、工业旅游等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针对性开展产业链招商,完善产业配套,推动了整个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并积极推动智能制造、食品机械企业与食品企业对接,提升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如工业旅游方面,我局积极推进工业旅游工作,深入挖掘关联文化,延伸品牌效应,创新工业旅游产品。2020年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入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福建省诏安县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福建永源酿酒有限公司、福建哈龙峰茶业有限公司、漳州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等公司入选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名单。三是鼓励龙头企业并购整合。根据产业发展规律,鼓励和引导领军企业运用资本工具,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方式,开展横向、纵向、混合产业并购整合,积极向上或向下延伸产业链条,以双汇发展、达利食品为榜样,组建统一并表的大型食品集团,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形成较为完备的食品产业链,提升产业集中度。四是运用基金完善产业链条。2018年9月发起设立漳州鑫投食品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5亿元,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各类资金投向食品龙头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当前东方食品的万辰生物已经运用食品产业基金3200万元,立兴、紫山等食品企业也分别进入净资产调查、财务梳理以及上市辅导等不同阶段。
(三)注重产业技术创新方面
一是支持研发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合作,对于向研发单位购买专利技术,并委托研发单位实施中试的项目,经认定为国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的,项目投产验收后,对按工业企业开展中试实际发生费用给予补助。对于与研发单位(机构)共建中试车间的工业企业给予补助。二是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我市食品产业现有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我局将会同科技局对新认定为国家、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的,给予奖励。鼓励食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各类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联合研发机构等。支持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检测机构落户我市,与我市食品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三是用好产业创新平台。2019年来我市已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成立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休闲食品技术研究院、罐藏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下一步要会同科技局加强指导,推动研究院发挥“开放共享、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加强对台合作和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开展共性关键性技术和产业前沿技术的创新研发和技术转化推广,构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为食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企业孵化、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服务。四是强化创意产品设计。推动市政府出台《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八条措施》,促进企业产品和设计创新。用好“海峡两岸(漳州)工业设计科技创新大赛”平台,鼓励企业与设计机构、设备制造企业、包装设计企业等合作,推出差异化产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推进“海峡两岸(漳州)设计创意中心”建设,引进创新研发机构/设计策划机构,提升漳州食品研发设计能力。
(四)助力开拓市场提升品牌
一是“走出去”开拓市场。2019年3月、10月,组织发动近300家次的漳州食品企业参加第100届(成都)、第101届(天津)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漳州味”展销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打响了“漳州味”品牌,有力推介了漳州特色食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二是积极“请进来”。用好“中国食品名城(漳州)食品交易会”平台,在成功举办的“2018中国食品名城(漳州)食品交易会”基础上,2019年12月6日-9日成功于龙海食品博览园举办“第二届中国食品名城(漳州)食品交易会暨首届龙海国际休闲食品博览会”,708家国内外企业参加展会,涵盖我市、省外、台湾地区和一带一路国家。设置展位762个,其中特装展位128个,受邀参会经销商超过6000人,达成现货交易、协议交易共计共30.6亿元,集中展现漳州市“中国食品名城”形象。展会期间同期还举办休闲食品论坛等配套活动。目前漳州食品交易会已落地龙海食博园,龙海市已计划将龙海食博园打造为交易、展示、电子商务、信息交流的食品专业展销平台,我局也将积极鼓励龙海将食博园与东园工业园区发展相结合,加强食博园周边规划,推动总部楼宇经济发展,高标准建设中国(漳州)食品交易中心。三是提升品牌影响力。落实市政府与《中国食品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产业链宣传漳州食品行业、企业、品牌、安全理念等,帮助产销对接等服务,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开展漳州名城名片企业评选活动,评选优秀代表性企业,并于漳州食品交易会期间发布,丰富了“漳州味”品牌的具体内涵。2019年12月,利用中国食品报社年会在漳召开年会机会,举办“打造中国食品名城升级版专业媒体高峰论坛”,邀请行业专家作关于食品产业发展、品牌创建提升、产媒融合发展、新媒体和大数据应用的主题演讲,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媒体、食品企业高管250多人参会。
(五)加大政策扶持协调力度
我局积极推动市政府《支持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八条措施》政策的宣贯落实,做好政策兑现。2019年,我局积极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工业重大项目落地投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支持举措。该政策强化了研发创新的支持以及鼓励市场拓展的覆盖面,目前申报指南已经引发,接收企业申报。鉴于《支持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八条措施》将于年底到期,今年我局将加大企业调研,听取各方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该产业政策,力争于2021年出台,延续发挥政策引领推动效应。同时我局也将会同民政局推动各县区组建食品协会,加强互动,吸收产业链相关企业入会,推动市食品工业协会发挥产业联盟作用,统筹协调全行业共同发展。目前我市食品工业协会已吸收企业家代表、高校教师、行业专家、检测机构、律师等十多人组成漳州市食品产业专家库,今后我局将推动专家库吸纳更多各界精英加入,为我市食品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食品产业做大做强的建议》对我局今后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我局将及时把您们的意见用于指导产业发展,力争在食品产业战略引领、完善产业链、创新提升品牌、政策扶持上得到有效推进,积极打造“中国食品名城升级版”。
再次感谢贵党派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也希望贵党派能一如继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如有新的建议和意见,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沟通。
领导签署:林益生
联系电话:2024519
联 系 人:林为中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6月10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