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A003号 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漳工信办〔2020〕97号
尊敬的市民进:
贵单位提出《关于加快漳州台资工业发展的建议》(十三届四次第20A003号)的提案收悉。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现根据我局工作职能,结合实际,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贯彻落实扶持政策,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一是积极推荐我市技改项目纳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库,为我市企业申报补助创造条件。2019年,我市有107个项目纳入2019年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库,总投资217.36亿元,其中台资企业项目4个。在项目的后续管理上,加大项目的跟踪力度,每月按时汇总上报省重点技改项目月报表,了解项目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掌握项目进度。二是积极推动兑现技改奖补政策工作。2019年19家企业获得福建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奖励资金,其中有2家为台资企业。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引进研发人才,提升创造能力。2019年我市有17家企业通过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其中有2家台资企业。
二、做好民企对接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20年,漳州新对接民企项目305个、总投资971.38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278个、总投资727.26亿元。新对接项目中,已开工214个(开工163个,投产51个),项目开工率70.16%。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建小分队外出招商及各种专场招商活动。 如台商投资区领导于2019年4、5月间先后多次带队前往台湾云林县台塑麦寮产业园、台塑集团总部、台北彰化县鹿港镇的彰滨秀传纪念医院、台湾新竹市新竹科学园等开展小分队招商。
三、工业园区建设开展情况
(一)发挥试点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闽政〔2020〕1号)要求,以标准化园区试点建设为抓手,发挥试点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成立省工业(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推荐2个产业发展较为成熟、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园区作为标准化建设的试点园区,现我市纳入全省16家省级标准化试点的工业园区有2个,为漳州台商投资区、古雷开发区。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内容主要有10项,包括:做强做优做大产业、科学规划布局、促进产业集约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强化商贸文体综合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等。
(二)以工业园区建设竞赛为抓手,全面提升工业园区软硬件配套。连续3年,在全市开展工业园区建设竞赛,竞赛的内容产业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水平提升、产业培育、项目引进等内容。去年,全市参赛园区共上报新签约项目512个,签约金额1806亿元;新增统计投资项目949个,年度计划投资435.64亿元;1-12月完成投资588.4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5.08%,超出年度投资计划35个百分点。
(三)突出补短板,实施工业园区改造升级工程包。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方面,重点建设园区干线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气、通信及综合管廊项目;公用配套设施方面,重点建设排污治污配套设施、安全生产规范设施、生活配套设施项目;生产性服务设施方面,重点建设科技创新、检验检测项目;人才与科技服务平台设施方面,重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2019年,我市园区改造升级工程包共完成投资10.5亿元,项目基本按计划建成使用。
(四)加强产业招商,推动项目和企业往园区集聚集约发展。围绕各园区发展定位,广泛开展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等招商方式,持续引进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大型龙头企业、配套项目和关联项目落地相应工业园区。今年民企招商,全市共对接民企产业项目305项,计划总投资971亿元,项目总投资比上年度增长5%。同时,按照龙头引领、产业链配套的原则,推动工业园区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等组建独立法人的创新实体,以新机制、新模式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以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为导向,打造科技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高效便捷服务。通过共建工业园区和“飞地经济”等模式,推进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再次感谢贵党派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也希望贵党派能一如继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如有新的建议和意见,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沟通。
领导签署:林益生
联系电话:2024519
联 系 人:林为中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0年6月10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