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漳州市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首届珍贵档案评选引发社会各界热切关注 申报时间仅剩15天 华安收藏家送来两件珍贵瓷器

发布时间:2017.05.04来源:漳州市档案馆点击率:1,203

漳州市档案局联合闽南日报联办的漳州首届珍贵档案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短短的一周时间,各县(市区)档案局工作人员经过认真收集整理,已收到各类参赛作品30余件,打进的咨询电话已有50多次。值得注意的是,距离申报的剩余时间仅剩最后的半个月时间。如果也要参评的话,也希望您抓紧最后的时间。哪类档案能参加评选?怎么申报呢?详情见本报4月26日二版,或者与市档案局联系(2595655)。

昨日,评选活动再次取得欣喜的进展,华安县福建收藏协会会员邹炎中,带着宋代和清代的两件珍贵物品通过华安县档案局,声称要为活动“添砖加瓦”。

今年40多岁的邹炎中,初中时候就开始走上收藏之路,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这两件作品,都是他在15年前从农户手中购买的。“选送的两件作品分别是宋代的产自景德镇和产自华安的东溪窑。参赛一是希望提高大家的档案意识,二是希望大伙对东溪窑关注中,提高它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邹炎中表达了他的心愿。


只见,其中命名为宋代湖田窑青白釉皈依瓶,高有37厘米,宽有11厘米。荷叶边海水纹分界口,长颈,长鼓腹,下部渐收,圈足外撇。白胎,青白釉,釉面光洁滋润,釉色青中泛白,聚釉处有玻璃质感,胎质坚实。瓶中部塑出弦纹分界。上面各站立佣12人,立佣袖手而立,嘴唇紧闭发辫垂肩长袖拖地神情肃然;瓶颈上部堆塑太阳、飞鸟、玄武、流云;表现了天上人间送迎一位灵魂升天人的神秘氛围。皈依瓶用塑贴手法在瓶器上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立体空间

而第二件的清代东溪窑双铺首兽足三足炉,炉撇口,束颈,鼓腹,上有对称兽首,以三兽首为足,通体施米黄釉,玻化程度高,有细密开片纹,外底施釉,内口沿下无釉,至内底可见旋痕,高有14.5厘米,宽:21.5厘米。

平时,邹炎中对自己的收藏作品,只做为自己的兴趣研究,不参与买卖。他说,华安东溪窑始于明中叶延续至清及民国时期,瓷器有米色、青花、青釉、绿釉等,品质之精、年代之长、规模之大,在闽南窑业中占据突出地位。其窑业兴起得益于漳州月港海上贸易之发展,清初月港衰落后,又转从厦门港出口。其艺术成就在中国瓷史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占据了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漳州首届珍贵档案评比活动也“走出”漳州地界,在港台及海外人士中引发关注,他们打来电话咨询。尤其是原先荷兰属东印尼殖民政府晋封甲必丹”王加禄的后人,散居在印尼、香港、中国大陆各地,他们热心地打进多通电话咨询活动参赛事宜。2013年,他们将一张王加禄的清朝护照,捐给漳浦县档案局。他们说,王加禄的档案遗物,承载着其爱祖国爱家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家风,申报参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祖先的风采,以及分享推广他的这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