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6部门关于开展2020年度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 整治工作方案
漳建房〔2020〕13号
各县(市、区)住建局、房管局、发改委、公安局、市场监管局、银保监局、网信办:
根据省纪委《关于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的通知》(闽计办〔2020〕23号)、市纪委《印发《关于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集中整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漳纪办〔2020〕16号)文件要求,为建立租赁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决定在我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整治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工作要求
在2019年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专项整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力度,纠正和查处住房租赁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健全行业诚信体系、规范从业人员执业操守,增强完善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重点整治对象为:从事住房租赁中介活动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和网络信息平台,以及转租住房10套(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
二、完善工作机制
市级成立以市住建局周伟辉局长为总召集人,住建、发改委、公安局、市场监管局、银保监局、网信办等部门分管领导为副召集人,各部门联络员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建立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定期会商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协调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紧密配合,督促各县(市、区)按工作方案要求抓好阶段性工作任务落实,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三、重点整治项目
(一)发布虚假委托、虚假状况、虚假价格的租赁住房房源信息。在不同渠道发布的房源信息不一致,已成交或撤销委托的房源信息没有在5个工作日内从各种渠道上撤销。
(二)通过中介机构成交的住房租赁交易合同,未按规定备案。
(三)没有取得营业执照、备案证明、游离在监管之外。
(四)违规为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提供租赁住房经纪服务。
(五)对D级危房、违规装修改造房屋结构等存在建筑、消防隐患的房屋提供租赁住房经纪服务。
(六)住房租赁经纪机构撮合住房租赁过程侵占、挪用承租人租金。采取“高进低出”(支付房屋权利人的租金高于收取承租人的租金)、“长收短付”(收取承租人租金周期长于给付房屋权利人租金周期)经营模式的住房租赁企业,没有在银行设立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将租金、押金等纳入监管账户。
(七)通过隐瞒、欺骗、强迫等方式要求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费贷款,以租金分期、租金优惠等名义诱导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费贷款。
(八)违规住房租金贷款业务,没有以经网签备案的住房租赁合同为依据,没有做好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
四、工作步骤
(一)制定整治方案和自查自纠
各县(市、区)房地产主管部门作为牵头单位,会同当地发改、公安、市场监管、银保监、网信办等部门,建立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明确整治内容、目标要求、工作措施、进度安排等,制定具体整治方案,主动公布专项整治内容及投诉举报方式,主动接受群众投诉举报,梳理问题线索清单。引导各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对照专项整治项目,自查自纠存在的问题。(完成时限:7月30日前,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房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二)集中专项整治
各县(市、区)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公布已备案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信息。(完成时限:7月30日前,责任单位:各各县(市、区)房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各县(市、区)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对照重点整治项目,结合年度房地产市场“双随机”检查工作,开展住房租赁中介机构的现场检查、合同抽查、投诉处理。对群众投诉举报、媒体曝光的住房租赁中介机构要列入重点检查和治理对象。(完成时限:10月30日前,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房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各县(市、区)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充分运用网络、电视、报刊、新媒体等渠道,加强宣传报道,营造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发挥正反典型的导向作用,定期曝光典型案例,发布风险提示,营造住房租赁市场良好舆论环境。(完成时限:10月30日前,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房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三)完善体制机制
各县(市、区)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总结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报送工作总结。建立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完善日常监管机制。(完成时限:11月10日前,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房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部门协作
各县(市、区)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要加强成员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联动查处、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定期交流工作情况,形成合力推动解决具体问题。对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的违法违规线索,要建立台账,落实工作时限,规范处置并反馈群众。对涉及违纪违规问题线索,按规定移送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各地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专项整治期间要查处一批、曝光一批、取缔一批违法违规开展经营活动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住房租赁企业,起到警示震慑作用。市住建局、发改委、公安局、市场监管局、银保监局、网信办按照各自职责,加强业务指导,并适时开展联合巡查。
(二)完善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管理
引导住房租赁中介机构在福建省房地产经纪机构信用综合评价系统填报机构基本信息、从业人员信息、业绩信息、信用行为信息等,主动参与企业信用评价。各县(市、区)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将日常监督检查结果及时录入,作为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定期公布信用评价结果信息,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诚信机构。
(三)建设租赁服务平台
各县(市、区)房地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优化住房租赁网签备案服务,实现应当具备机构备案和开业报告、房源核验、信息发布、网签备案等功能“线上+线下”办理,提高方便性、便捷性。没有建设住房租赁系统的地区,可直接采用省住房租赁服务与监管系统;已开发住房租赁网签系统的地区,要做好与省厅系统对接。
(四)强化行业自律管理
充分发挥漳州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作用,推进行业自律管理和信用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指导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网络信息平台要建立住房租赁中介业务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投诉处理机制,对租赁纠纷承担首要调处职责。行业协会制定执业规范、职业道德准则和争议处理规则,定期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风险提示。房地产经纪机构、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要自觉接受行业自律管理。
(五)及时报送情况
各县(市、区)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需明确一名联络员,及时报送情况、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每月29日,由各级房管部门牵头汇总上报专项整治工作进展、突出问题线索汇总和发现的典型案例。11月10日前,报送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市住建局联络员: 马骏凌 联系电话:05962031029
市发改委联络员: 林燕玉 联系电话:05962023412
市公安局联络员: 高志勇 联系电话:05962622589
市场监管局联络员: 邰小燕 联系电话:05962923435
市银保监局联络员: 戴艺敏 联系电话:05967070862
市网信办联络员: 柯智伟 联系电话:05962027070
附件:1.已备案房地产中介机构清单
2.联络员回执
3.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专项整治月报表
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漳 州 市 公 安 局 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共漳州市委网络安全和
漳州监管分局 信息化委员办公室
2020年6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已备案房地产中介机构清单
序 号 | 机构名称 | 从业人员 数量 | 负责人 姓名 | 联系电话 | 是否填报信用评价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报单位:
附件2
联络员回执
姓 名 | 单 位 | 所在科室 | 手机号码 |
|
|
|
|
附件3 |
|
|
|
|
|
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专项整治月报表 | |||||
填报单位(盖章): |
|
|
|
|
|
工作开展情况 | 检查情况 | 案件查处情况 | |||
已备案机构数量 |
| 出动检查人次 |
| 查处数量 |
|
完成信用评价系统填报机构数量 |
| 被检查机构数量 |
| 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数量 |
|
召开工作联席会(场) |
| 被检查门店数量 |
| 取缔中介机构数量 |
|
新闻报道(篇) |
| 发出整改通知书数量 |
| 关闭门店数量 |
|
宣传材料(份) |
| 已完成整改数量 |
| 曝光案件数量 |
|
填报人: |
|
|
| 填报时间: |
|
2、本报表报送的数据应累计报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