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G76石亭高速连接线 改扩建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文件的批复
漳交总工〔2020〕19号
漳州市金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要求对G76石亭高速连接线改扩建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文件审查的请示》(漳金通工﹝2020﹞19号)收悉。根据市发改委《关于G76石亭高速连接线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漳发改审﹝2020﹞45号)确定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和总投资等,经审查,现将本项目初步设计意见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及标准
(一)建设规模
项目路线总长6.794公里,由主线(漳华路)和接线(收费站广场接线)组成,其中主线起点(K0+000)位于后林村在建联六线(S219)与漳华路交叉口附近,路线总体走向由北往南,经浦林村、浯沧村,与县道石天线(X501)平面交叉,而后下穿厦蓉高速,经鳌门村、南山村,与国道纵四线(G355)、在建联十四线(S318)平面交叉,设秋坑分离式大桥上跨漳州北连接线高速,终点(K6+570)顺接已扩建的漳华路,主线全长6.57公里。接线起点(ZK0+000)位于石亭收费站广场,终点(ZK0+223.52)与主线成T形交叉,接线全长0.224公里。
(二)技术标准
原则同意项目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兼城市道路功能),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主线路基宽度44米,接线路基宽度40米。桥涵设计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采用1/100,路基及小桥涵采用1/50。其他技术标准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
二、路线线形
本项目属老路改扩建,项目沿线均为规划建成区,受沿线已明确的控制点影响,本项目路线方案唯一,无比较方案,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路线方案。
三、路基路面
(一)路基设计
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路基横断面型式、设计参数及一般路基设计原则。主线路基宽度为44米,双向六车道,横断面布置为:44m =3m中分带+ 2×(12m机动车道+2m侧分带+4.5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接线路基宽度为40米,双向六车道,横断面布置为:40m=6m中分带+ 2×(11.5m机动车道+2m侧分带+3.5m人行道)。
(二)路面设计
原则同意设计单位推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为4cm改性沥青砼AC-13C上面层+6cm改性沥青砼AC-20C下面层+15cm密级配沥青碎石ATB-25上基层+15cm级配碎石下基层+1cm沥青表处下封层+30cm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为4cm改性沥青砼AC-13C上面层+6cm改性沥青砼AC-20C下面层+1cm沥青表处下封层+18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级配碎石下底基层。
(三)排水设计
原则同意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方案。下阶段应完善路基排水系统、桥涵排水等设计,结合区域规划、气候特征和水文水力计算结果,进一步细化综合排水设计。
四、桥梁涵洞
(一)桥梁设计
本项目共设置大桥72m/1座。即秋坑分离式大桥(K6+406,桥长72米),原则同意该桥上部结构采用1×60m简支钢箱梁,下部结构采用U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二)涵洞设计
沿线共设涵洞11道,其中钢筋砼箱涵6道,钢筋砼盖板涵2道,钢筋砼圆管涵3道。原则同意涵洞设计采用的结构形式。
五、路线交叉
(一)分离式立体交叉
全线共设置2处分离式立体交叉,分别为下穿厦蓉高速和上跨漳州北连接线。
(二)平面交叉
全线共设置11处主要平面交叉,被交路为沿线区域道路,采用路口改建或新建形式进行交叉。
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路线交叉设计方案,下阶段应结合主次道路交通量进一步细化交叉方案。
六、交通工程及其他
原则同意全线交通安全设施和环保景观设计方案,下阶段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关于印发福建省道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闽交建[2017]81号)规定进行安全性评价,并进一步完善交通工程设计,确保行车安全。
七、概算
本项目初步设计总概算核定为84698万元,其中建安费用55285万元。
八、工期
本项目建设工期按30个月控制。
请你公司按建设程序向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各项用地用林、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洪批复手续,切实做好与高速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并进一步优化设计,做细做实下穿、上跨高速建设方案,同时要抓紧按本批复要求组织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把好设计质量关,促进工程尽早开工,保质按期完成项目建设。
漳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0年8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