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漳州市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天气预报

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抓好2020年秋冬种工作的通知

漳农通〔2020〕56号

发布时间:2021.07.29来源:点击率:0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漳州、常山、台商、高新、古雷开发区(投资区)农林水办(局):

为切实抓好今年秋冬种生产,努力实现来年春粮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就抓好今年秋冬种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责任意识,确保任务落实

抓好秋冬种生产,不仅能有效扩大粮食生产,更能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各地要进一步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属地责任,切实把今年的秋冬种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的中心工作来抓,加强督导检查,立足于抓早、抓实,确保各项生产任务落到实处。今年计划全市种植秋冬种面积122.3万亩,其中:秋冬种粮食7.8万亩,蔬菜80万亩,冬种绿肥17.5万亩,其它作物17万亩(具体计划任务见附件)。各地要围绕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逐级分解落实秋冬种面积,尽早落实到位,因地制宜突出抓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技术,努力提高质量效益,促进增产增效,保质保量完成秋冬种生产任务。各地要于10月25日前将任务分解落实情况报送市局种植业管理科。

二、挖掘生产潜力,促进扩种增产

1.提高复种指数。我市秋冬季农业生产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和成熟的技术模式,各地要组织发动农民努力扩大秋冬种生产,不断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绿肥作物面积,稳步提高复种指数。冬闲田较多的地区要采取过硬措施,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开展专业化生产,带动冬闲田合理流转和连片规模开发,杜绝成片荒田空田过冬。

2.优化区域布局。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耕地资源,重点抓好马铃薯、蔬菜、食用菌生产,适当扩种越冬甘薯、秋冬杂粮等。城市和景区周边地区要结合休闲农业开发,发展油菜、紫云英等作物。城郊区要适度扩种叶类蔬菜,确保满场足大中城市需要。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制订方案,切实抓好良种选择、技术培训、订单生产、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促进秋冬种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

3.抓好生产重点。马铃薯生产上,要提前做好脱毒种薯调运工作;蔬菜生产上,要注意充分利用已建标准温室大棚发展高质高效的茄果类、瓜类等蔬菜生产,并采取吊蔓、套种、无土栽培等方式提高土地产出能力。食用菌重点推广工厂化高产优质栽培工艺和专业化菌棒(筒)生产线。

三、坚持示范引领,提升质量效益

    1.加大示范带动。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158个绿色优质高效秋冬种示范片。马铃薯生产上,要重点示范推广稻草包芯、脱毒种薯等关键技术;蔬菜生产上,要积极推广蔬菜集约化育供苗、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大棚栽培等高产高效技术;食用菌上要加强对金针菇、杏鲍菇等工厂化生产企业的技术指导,并加大黑皮鸡枞菌等珍稀食用菌生产示范;要结合油菜、紫云英等绿肥种植,打造一批秋冬种田园花海景观带。

    2.突出绿色发展。抓好科学施肥,持续推进地力提升“3323”工程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改进施肥方式,减少不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鼓励农户增施有机肥,扩大有机肥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推进农药减量,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扩大新型植保机械应用,减少农药用量。同时,落实好秋冬季果茶园清园措施,压低越冬虫口基数

    3.推进产销衔接。充分发挥本地蔬菜供应链协会等产销联盟、行业协会作用,及时采集、发布秋冬种产品供求信息,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围绕我市的各种名特优农产品,创新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网络直播带货、农产品直供直销等活动,打响漳州优质农产品品牌形象,促进产销对接,提高效益。

四、强化服务保障,夯实丰收基础

1.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抓好示范,帮助农民排忧解难,全力推进秋冬农业开发。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选用农资,及时整地播种,抓好技术培训,办好示范样板。要配合做好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信息等发布工作,采取广播、电视以及微信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为秋冬种生产营造良好氛围。

2.抓好服务指导。要推进社会化服务。支持各类服务组织开展种苗调运、集约化育(供)苗、代耕代种代防代收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扩大服务规模,集中连片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方式,逐步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要强化农资打假。进一步密切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做好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监管,严厉打击假劣农资,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合法利益。

3.强化防灾减灾。要加强信息预警密切联系气象部门,在灾害性天气发生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强化病虫测报,及时发布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早组织开展防治。要强化抗灾生产,针对我市秋冬种期间低温寡照等灾害频繁的实际,制订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指导农民备足备好防寒减灾物资,及时有效应对灾情发生。要落实技术措施,将寒流、霜冻作为防灾重点,注意天气变化动态强化技术指导,千方百计抓好措施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为农业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附件:2020年漳州市秋冬种农作物面积指导性计划分解表.docx

 

 

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0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