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20C04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漳文旅〔2020〕111号
何继雄委员:
您提出《关于利用民间信仰加强与台湾文化交流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您的建议非常好,我局十分重视,指定具体办理科室进行跟踪办理,现将您的提议有关事项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因地制宜,促进漳台戏曲文化交流。
我局在指导全市文化艺术作品生产、不断繁荣文艺创作的同时,利用海峡两岸地理优势、两岸文化相通相连的有利条件,积极创作生产适合海峡两岸交流精品文艺作品。近年来生产一批精品剧目:芗剧《保婴记》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到全国多地进行文艺巡演;芗剧《谷文昌》晋京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木偶剧《大名府》《战潼关》《蒋干盗书》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广陵杯’全国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获得最佳节目奖、优秀传承节目奖等;芗剧《生命》荣获第31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组织创作文艺精品参加第七届福建艺术节,其中:芗剧《谷文昌》获得剧目一等奖;潮剧《向东渠》获得剧目二等奖;布袋戏《李逵负荆》获剧目三等奖。
二、积极创作,传播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我局积极推动漳台文化交流,深化漳台合作,扩大文化交流层面,增进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感。一是大力弘扬开漳圣王文化,每年都支持指导云霄县举办开漳圣王文化节,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开漳圣王文化的影响力。积极指导推动将开漳圣王信俗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组织开漳圣王文化研讨,丰富提升开漳圣王文化价值及其文化内涵,并与闽南其他文化元素相融合,积极推动开漳圣王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二是持续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山风动石景区举办第29届关帝文化节,深入开展旅游、文化、民俗、经贸等交流活动,扩大东山对台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生态旅游岛 富美新东山”建设。三是举办2020年海峡两岸南词交流展演及研讨会,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彼此间相互了解,联通心灵之桥,扩大漳州文化对外影响力。四是利用“文化圩日”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联合台湾地区在市区南湖文化生态园举办海峡两岸文创产品展览展销活动。五是与台湾地区联合将“漳台弄虎”、“漳台红麯传统制作技艺”两个项目申报漳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三、搭建平台,促进漳台两岸交流互动。
2019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惠台政策措施,搭建平台,促进漳台两岸交流互动。一是畅通合作渠道,在台湾设立的闽西南“旅游形象店”“漳州文化旅游金门驿站”内容不断丰富、交流更为密集;二是扩大宣传交流:组织参加“台北两岸观光博览会”“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漳州南词古乐队赴台开展“海峡两岸南词交流展演”。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漳州)文创设计大赛、林语堂文化艺术节,漳州电视台举办大型综艺节目《两岸好声音》、海峡两岸(漳州)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两岸青年拍漳州活动和漳台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晚会,策划拍摄两岸短视频系列节目《两岸民艺》(50集)在海峡卫视等闽台两地播出;三是落实惠台政策:配合组织“第十一届海峡论坛·第七届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海峡妇女儿童重点交流项目—青蛙王子“守护童年”公益夏令营活动、台中市大甲义虎团弄虎艺阵艺回祖籍地漳州访问、台湾商统会庄围分会宜兰歌仔戏福建参访团莅漳交流活动等。持续举办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包括海峡两岸(东山)关帝文创设计大赛、“关帝杯”闽台流行音乐歌手赛等,扩大两岸青年交流。台湾金门人陈荣文获评漳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为我市首位台籍非遗传承人。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开漳圣王文化及开漳圣王信俗内涵的精髓,不断搭建平台,配合落实台港澳青少年来闽来漳研学旅行交流活动和“福建文化宝岛行”“台北旅展”等重要对台活动,进一步深化对台文化、旅游、艺术交流,提升开漳圣地在海峡两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响“花样漳州”城市品牌。
感谢您对漳州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领导签署:于晓岩
联系电话:2030762
联 系 人:蔡伟娜
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