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漳州市档案信息网
今天是: 天气预报

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20B11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漳文旅〔2020〕138号

发布时间:2021.05.31来源:点击率:0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

贵委提出的《加快推进漳州儒学遗址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建议》收悉。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并批示市文物保护中心对接落实。该建议提得很好,站位高、思路清、措施实、意义大,现将我局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进一步摸清了我市文庙儒学遗址保护资源的底子。通过摸底,与官方文庙儒学相关的我市遗存不少,存有国保明代漳州府文庙大成殿、国保漳浦文庙大成殿、国保明代镇海卫遗址(含文庙)、省保明代平和文庙、市保明代海澄文庙,漳州文庙保护规划和镇海卫遗址编制了专项的保护规划并获国家文物局同意批复,这些文庙都做过保护修缮。龙溪(今芗城)、南靖、诏安尚存县级文庙遗址或部分遗构,有待于往后进一步挖掘与提升。其他与儒学相关的有一定历史基础的文化阵地,如芗城松洲书院、半月楼丹霞书院、高新区白云岩紫阳书院、龙文北溪邺山讲堂、漳浦明诚堂、云霄云陵紫阳书院、列屿紫阳书院、莆美云霞书院、南屏书院、东山南溟书院、诏安七贤庵、后港李公书院、大布胡公书院、南陂龙山讲堂、华安华山书院等,均已纳入文保单位和国家认定的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点,取得了法定保护。
     二、以世遗大会为契机,提升漳州文庙的整体保护利用环境。漳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漳州文庙是古城的心脏与活眼。今年来,我局借助世遗大会在福建召开之机,在先前文庙泮池与府学遗迹考古、泮池修复、文庙展陈增配的基础上,又采取了文庙片区环境整治、设施更换、展版更新、宣传规范、讲解提升等多种举措,搬移归整庙内部散乱构件,重换正大门旧制木门,重砌文庙府学间的隔离墙,增置配套设施与宣传栏,对花圃修整,南东两面围墙酥化修复并面上朱漆,清理府学地块杂草,恢复原有考古工地场景,联合漳州电视台拍摄了文庙专题两集文化遗产宣传片,我们正在编制漳州文庙中英文简介和手绘地图、宣传折页,规范宣传标志展示,讲解员也将于近期接受漳州古城统一组织的讲解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整改提升活动,全力打造以文庙为核心的漳州古城文化典范。

三、恢复漳州府学是漳州儒学保护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事项。我局通过多年的努力,组织府学片区考古,揭露原有明伦堂、书楼等庙学建筑遗迹的基础上,编制形成漳州文庙府学片区保护工程方案,内含明伦堂保护性设施和儒学展示陈列馆设计,为往后儒学活动的开展准备条件。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局于2019年12月专程到国家文物局请示保护事项,明确了府学片区保护方案。今年年初,向省文物局呈报方案,于4月转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府学恢复后,将按古代规制恢复可行性功能,如国学堂、道德讲堂、文物展示、祭孔等活动。届时,即可设立漳州儒学博物馆,开辟“古城千年历史文化”专栏展,把文庙历史、儒学源流、历代教授成果和文庙遗留文物一同展示给大家,丰富漳州庙学文化。还可依托明伦堂阵地可与市文明委探讨共建市民道德讲堂,设立儒学文化传习所,举办适应不同类别层次的国学文化讲座,进一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四、尽最大可能支持文庙儒学遗址保护传承。从2020年起全市财政文物年度经费增至500万元,今后我们将从中增加倾斜重要的文庙儒学遗址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投入。今年在市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从年度文物专项经费中调拨30万元作为漳州文庙的日常管理经费,又下拨5万元用于文庙保护提升运行经费。

五、进一步激活儒学传承展示祭孔活动。漳州文庙通过少儿国学堂(社区大学国学讲堂)常年已有的活动基础,联合漳州电大、芗城区等单位部门继续做好国学常态的传习活动,营造社会良好氛围。在疫情特殊情况下,漳州文庙于5月恢复对外免费开放,严格落实责任,做好日常管理。随着文庙的内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提升,一年一度的祭孔礼仪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我们已了解到福州、泉州、漳浦、长泰、台南等地文庙的祭孔活动内容,近期正与闽南师范大学、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探讨合作开展释典礼、八佾舞、成人礼等祭孔仪式排演,成熟后逐步推开。作为文庙管理单位的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已于6月开通公众号,往后也将有更丰富的文化信息与大家分享。

六、拟将儒学遗存保护与利用工作纳入文物“十四五”规划。我市儒学遗址保护任务重,保护不均衡,重视程度不一,文化宣传不到位,尚有诸多问题待解决,为此,我局拟按全市的儒学遗址保护任务的轻、重、缓、急程度,从保护、展示、利用方面提出合理的相应的保护任务计划,统盘考虑纳入文物“十四五”规划。

儒学遗址保护任重道远,我们责无旁贷,亦步亦趋,往后的漳州府学恢复、祭孔与儒学传承活动常态化等问题都亟待加快推进。再次感谢你们对漳州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领导签署:林  

人:张长水

联络电话:2097251、18959698836

 

 

                      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6月10日